财中社 王为芳 2025-05-08 08:47 3.0w阅读
递交招股书前夕,红星冷链大手笔分红。对于核心业务-冷库库容,招股书和官网的数据相互矛盾。
日前,红星冷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红星冷链”)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港交所上市。
红星冷链的核心业务是冷冻仓储和租赁服务。递交招股书之前,公司刚刚完成冷库扩容,可用库容从略超15万吨一跃增至逾23万吨。
不过,跟红星冷链招股书相比,公司官网介绍的冷库库容是另外一回事儿,两者并不一样,而且,对于2024年大幅更新库容的五期项目,官网并未有相关内容,之前一至四期都有介绍。
在扩容冷库的同时,红星冷链借款明显增长,此前公司借债为零。即便如此,这没能影响红星冷链分红的决心:2022-2024年公司合计分红2亿元,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也不过2.4亿元。
尤其是递交招股书前的2024年,红星冷链一口气分红1.4亿,分红率接近1.7倍。
突击分红不手软
红星冷链是湖南冷冻服务龙头。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4年,公司冷冻食品交易服务实现约400亿元,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二,湖南省则排名第一。按这一年的收入计算,红星冷链是中部地区和湖南省最大的冷冻仓储服务提供商。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红星冷链分别实现营收2.4亿元、2亿元和2.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911万元、7531万元和8288万元。收入不增反降,净利润涨幅也不到5个百分点。
收入没有增长,利润也变化不大,但《财中社》发现,红星冷链分红并不如此:2022-2023年公司分别分红3000万元,2024年分红猛增至1.4亿元。
这意味着三年时间,红星冷链合计分红达到了2亿元。同期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2.4亿元,即大多数利润都分掉了。尤其是2024年,公司净利润只有8288万元,分红率达到168.9%。
递交招股书时,红星冷链分红已经发放,这些钱大部分都进了大股东的口袋。
红星冷链的大股东是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红星实业”),持有公司58.25%股份。此外,红星实业还通过担任长沙红日景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长沙红日明升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掌控公司8.06%和4.66%股份。
这两家公司是红星冷链早期股东、业务伙伴及员工的持股平台。红星实业合计控制了红星冷链70.97%的股份。穿透之后,红星实业由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长沙红星投资经营管理中心持有。工商信息显示,其股东共有2280人。
库容量谜团
递交招股书前,红星冷链完成了库容量扩建。招股书显示,红星冷链在长沙两个基地的自营冷冻仓储设施设计总库容超过100万立方米,或超过23万吨的可用库容,利用率超过了88%。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经为超过700家客户提供了服务。
早在2018年,红星冷链通过收购将公司库容量增加至15.4万吨。此后多年红星冷链库容量保持不变,直至2024年公司五期项目竣工,总可用库容量增加至23万吨以上。
2008-2016年,红星冷链分别完成四期工程建设,总可用库容量分别超过1.3万吨、2.6万吨、6.9万吨和13万吨。加之2018年收购,总可用库容量超过了15.4万吨。这就是说,用了10年时间,红星冷链完成了15万吨库容建设。
在建工程显示,冷库五期建设主要集中于2023年开工,仅一年后就竣工,库容量一跃升至逾23万吨,库容增加约一半。
在红星冷链官网上,也有公司库容量的描述。红星冷链介绍,公司历经四期工程建成了冷库库容16万吨。
这其中,一期工程2万吨低温冷库于2008年3月投产;二期1.5万吨2009年6月投产;三期工程4.5万吨低温冷库于2011年1月投产;四期工程8万吨低温冷库于2015年1月投产。
按照官网的介绍,至2015年前四期建设完成后,红星冷链冷库容量已经达到16万吨,这并未包含2018年收购湖南红星北盛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这家子公司的冷库库容量约为2.4万吨。
红星冷链在官网表示,公司现有32万吨专业低温冷库(含全资子公司湖南红星北盛冷冻食品有限公司4万吨,配套湖南红星进口肉类查验场)。
招股书介绍,四期工程建设完成后,总可用库容超过13万吨。官网介绍,历经四期工程建成了冷库库容16万吨。两者之间相差了3万吨,是统计口径不同还是什么其他原因造成的呢?
依照招股书,红星冷链冷库在长沙有两个基地,2015年建成北部冷库基地2.4万吨,之后未有变化。2022年北部冷库基地库容使用率为85%,2024年下降至67.8%。
红星冷链库容更大的是南部基地。2022年其总可用库容量为13万吨,2024年增长至20.7万吨。不过,随着库容大幅增长,使用率也开始下降。2022年南部基地库容使用率为98.9%,2024年降至90.5%。
南北冷库容量合并计算,2022年红星冷链总库容利用率为96.7%,2024年下降至88.1%。
红星冷链还秉承“薄利多销”原则。以贡献主要库容的南方基地为例,2022年,每位客户的年均冷冻仓储费为20.8万元,2024年下降至20.2万元。每吨的月均冷冻仓储费从79.4元下降至66.9元。
更为重要的是,冷库大幅扩容,但红星冷链相关收入并未大幅度增长。2022-2023年公司冷冻仓储服务的收入为1.4亿元和1.3亿元,2024年这一收入为1.6亿元。
在扩建冷库的同时,红星冷链借款明显增长。2022年年末公司借款金额为零,2023年增长至1.6亿元,2024年进一步增加至2.1亿元。
一边是扩建产能需要大量投入,一边是借款从零增加到超过2亿元,但红星冷链还是决定在递交招股书前大手笔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