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李宙 2025-01-17 15:27 3.3w阅读
董事长章砚主政期间(2017年8月至今),中银基金权益类产品规模下降18.93%,而且完美错失了股票ETF的发展机会,目前公司仅有1只股票ETF,且规模不足5000万元。
1月17日,中银基金发布的一则公告,再次让中银数字经济(019246)进入投资者的视野。
根据这则公告,1月20日至2月19日,该只基金将以通讯方式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关于中银数字经济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续运作的议案》。
早在2024年8月21日,这只基金资产的净值(23.66万元)即已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基金合同》的有关约定,出现这种情形时,应召开持有人大会,决定是否终止合同。
产品资料显示,中银数字经济成立于2024年4月25日,首募2.44亿份。不过,《财中社》发现,到了同年上半年末,这只产品的规模即缩水至158万份。这意味着产品成立后不久,持有人即赎回了9成以上份额。同年7月,中银基金即发布了该只产品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
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同样是“数字经济”主题,大摩数字经济(017102)却以69.23%的回报率成为2024年度权益基金冠军。
那么,为何会如此?
产品成立后不到两个月即被赎回9成以上份额,以至于达到清盘的条件,不可能是因为对基金经理管理能力不满,因为两个月时间甚至不足以完成建仓。产品资料也显示,中银数字经济的建仓期为基金合同生效起6个月。
《财中社》梳理历史数据后发现,中银数字经济“保壳”的背后,是中银基金在权益产品(股票型+混合型)布局上的滞后。在董事长章砚主政的时代(2017年8月至今),这种滞后性暂无起色。
章砚时代
2017年8月,在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上,章砚被选举为中银基金董事长,至今已经接近8年。
公告显示,章砚就任中银基金董事长之前,历任中国银行总行全球金融市场部主管、助理总经理、总监,总行金融市场总部、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在她之前担任董事长的白志中任期不到3年(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在白志中之前担任董事长的谭炯任期不到4年(2011年8月至2015年3月)。
这种对比,以及接近8年的董事长任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中国银行高层对章砚工作能力的肯定。
东方财富Choice终端显示,2017年底,中银基金公募规模3625亿元,2024年三季度末为5913亿元,增长了63.12%。
尽管这种增幅不及市场平均水平,却跑赢同为四大行子公司的工银瑞信及农银汇理。
数据显示,同期全市场公募规模由11.55万亿元增至31.59万亿元,增长了1.74倍。同为四大行子公司的工银瑞信同期公募规模由5460亿元增至7982亿元,建信基金由4877亿元增至9091亿元,农银汇理由1876亿元降至1851亿元,增幅分别为46.19%、86.41%及-1.33%。同期,招商基金由3919亿元增至8887亿元,增幅1.27倍。
不过,同期中银基金权益类业务则不止跑输全市场平均水平,也跑输同为银行系公募的上述几家同行。
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末,中银基金权益规模为287亿元,较2017年底(354亿元)下降18.93%。同期,全市场权益类公募规模由2.74万亿元增至7.42万亿元,增长1.71倍。
同为四大行子公司的工银瑞信同期权益类规模由557亿元增至1447亿元,建信基金由439亿元降至426亿元,农银汇理由159亿元增至363亿元,增幅分别为159.78%、-0.30%及128.30%。招商基金由1066亿元增至1802亿元,增长69.04%。
尤其在代表公募业务未来发展方向的股票ETF方面,中银基金更加失色。
截至2024年底,中银基金旗下仅有1只股票ETF规模,即中银国企ETF(510270),规模不到5000万元。而且,这只ETF的成立时间远在2011年6月。
显然,中银基金完全错失了股票ETF前所未有的井喷之年——2024年。这一年,股票ETF的规模由年初的1.44万亿元增至年底的2.88万亿元,增量1.44万亿元,增幅1倍。
为什么保壳?
那么,中银基金为什么不愿意中银数字经济清盘?
《财中社》认为,原因首先在于“数字经济”是一个具备成长性的热门赛道。事实上,2024年业绩排在前五的权益类基金中,有2只是数字经济主题,分别是排在第一位的大摩数字经济(017102),以及排在第四位的银华数字经济(015641),年度回报率分别为69.23%和50%。
如果中银数字经济被清盘,中银基金很难再申报一款数字经济主题基金。
第二个原因在于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发行并不容易。
就中银基金来说,2024年公司仅成立7只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合计仅11.41亿元。在这7只权益类基金中,还有2只是指数基金,即中银中证央企红利50指数(020251)及中银科创50指数(022728),发行规模分别为3.72亿份和3.55亿份。如果仅算主动权益类产品,则中银基金2024年只发行了5只基金,发行规模合计仅4.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