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首航新能IPO:境外业务占比高 营收两连降

 财中社 赵一波  2025-02-26 13:46  2.7w阅读

2022年的俄乌冲突让储能企业赚得盆满钵满,首航新能也是其中一家,公司就此踏上IPO之路。不过,其业务高度依赖海外市场、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在光伏产业链不少企业因为业绩变脸折戟IPO时,首航新能逆势而上发布了招股书(注册稿),并于2025年2月13日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同意,这意味着公司IPO再次往前推进了一步。

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对逆变器需求大增,公司业绩一飞冲天,首航新能也顺势启动IPO。不过,过去四年,除了2022年的营收一次性爆发,首航新能营收已连续两年下滑,公司营收高度依赖境外市场,海外收入占比常年维持在80%以上,这在当前贸易摩擦频起的环境下显然隐藏着业绩变脸的风险。

高度依赖海外市场 客户集中度高

首航新能主营业务分为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和光伏系统配件及其他等,其中并网逆变器和储能逆变器为首的逆变器业务是大头,占公司营收之比多年在75%以上。

多年来,公司主营业务高度依赖境外市场,虽然公司也声称加大了国内市场的拓展力度,但事实上,首航新能除了2023年内销占比上升外,其余年份对境外销售占比非常稳定。报告期(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公司境外市场营收分别为16亿元、39.93亿元、28.23亿元和12.2亿元,占营收之比分别为88.01%、89.61%、75.57%和83.19%。

《财中社》发现,报告期,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60%、65.2%、49.4%和51.72%。阳光电源(300274)是光伏逆变器的龙头,并兼营储能电池和光伏组件,除了未披露的2024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占比外,可比较的2021-2023年,阳光电源对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分别为9.24%、13.01%和34.39%。

比较看,首航新能比阳光电源有高得多的客户集中度,一旦客户采购发生变化,业绩变脸风险就会大增。

一般而言,客户集中度高,处于下游的供应商话语权会更低,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首航新能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报告期,首航新能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6.36次、5.95次、3.17次和1.08次,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分别为8.79次、8.8次、7.62次和2.74次,显然,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同行平均值存在较大的差距。

不过,首航新能对此有自己的理解。首航新能表示,2021年和2022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不存在重大差异。2023年,公司积极开拓境内市场,该年度销售收入增幅较大,使得期末信用期较长的境内客户应收账款同比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有所下降。

经营现金流净额的由正转负也反映了公司经营质量恶化的现实。报告期,首航新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19亿元、11.1亿元、-5.62亿元和-2.8亿元。自2023年开始,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对此,公司解释称,由于受到境外需求放缓及信用期较长的内销收入增幅较大所致,营收及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有所下降。

2024全年业绩下滑超25%

据招股书(注册稿),首航新能提供了经上会会计事务所审核的盈利预测报告。公司预计,2024年营收为27.13亿元,同比下降27.53%;预测当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55亿元,同比下降25.25%。以营收和净利润计算,首航新能双双出现较大的负增长。

2021-2023年,首航新能营收分别为18.26亿元、44.57亿元及37.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8.49亿元和3.06亿元,公司2023年净利润较2022年的高峰期下降超过一半。

2024年,由于行业产能过剩,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上市公司鲜有业绩表现表现良好者,尤其是光伏组件、切片等公司均录得大幅亏损,首航新能的业绩虽然下滑但仍好于行业龙头。

但是,公司收入高度依赖海外市场,可能面临着贸易摩擦风险。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销售目的国意大利、波兰等均出台光伏、储能行业支持政策,相关支持政策对发行人的销售规模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如果未来公司主要销售国家或地区的当地政治、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等发生不利变化,如实施“双反”政策等,将会对公司的业务开拓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2025年,光伏行业也不敢过于乐观,而首航新能虽预测下滑,但仍能维持一定的盈利。公司预计,2025年业绩及未来受市场及产品发展趋势、境外市场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链政策、毛利率和费用率等因素影响,如下游市场需求放缓,海外对国内新能源出海政策恶化、毛利率下滑和费用率上升等,2025年及未来业绩存在进一步下滑甚至亏损的风险。以2024年的基数下降15%、30%计算,2025年营收分别为23.06亿元、18.99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1.19亿元。

随着收入的回落,首航新能储能电池的产能利用率也出现明显下滑。报告期,公司储能电池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3.15%、98.02%、54.98%和24.31%,光伏逆变器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3.32%、63.68%、55.89%和61.6%。以年为单位,均呈现下降的趋势。

不过,即便是产能利用率不高,首航新能依然推出了较大的资本开支扩产。据招股书(注册稿),公司拟预计使用募集紫金12.11亿元,主要用于首航储能系统建设项目、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项目等。公司表示,在上述项目实施后,公司分布式大功率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电池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将得到有效提升……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