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夏震 2025-05-07 16:44 4.5w阅读
中信银行减员增效以60.6万元人均薪酬反超招商银行,兰州银行在42家银行中薪酬垫底。
42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已全部出炉,而银行人薪酬状况也可从年报数据中窥见一二。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42家A股上市银行员工总数达261.5万人,较2023年末净增2万人。从员工规模来看,农业银行(601288)以45.5万名员工稳居首位;邮储银行(601658)全年增员15667人,总量达18.2万人,人员扩张最显著;而工商银行(601398)员工总量较上年末减少4093人至41.5万人,减员规模居行业之首。
国有行实现稳定增长
2024年国有六大行员工薪酬总体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具体来看,农业银行以人均薪酬增幅7.1%领跑行业,较2023年增长2.4万元至36万元。相较之下,邮储银行成为六大行中唯一出现薪酬下降的机构,其2024年度人均薪酬同比下降1.4万元至34.3万元,降幅3.9%。该行当年员工总数大幅扩张使薪酬计算基数扩大,导致人均薪酬被动稀释。而建设银行(601939)、中国银行(601988)等其余四家涨幅均超2%。
此外,国有行中人均薪酬内部差异显著。数据显示,交通银行(601328)以人均45.1万元领跑,邮储银行以34.3万元垫底,两者差距达31%。
股份行保持行业领先
《财中社》发现,2024年股份制银行员工薪酬格局呈现显著分化态势。数据显示,9家股份制银行员工人均薪酬均维持在40万元以上,其中,中信银行(601998)、浙商银行(601916)、兴业银行(601166)等四家机构人均薪酬突破55万元大关。
值得关注的是,中信银行以60.6万元的人均薪酬超越招商银行,登顶上市银行薪酬榜首。这一突破得益于其通过优化人员结构使员工总数减少1425人,从而提升了人均指标。
反观招商银行,在员工规模扩张672人的情况下,人均薪酬较2023年减少5万元,由58.3万元降至53.3万元,同比降幅8.6%。
薪酬波动幅度方面,浦发银行(600000)以14.9%的降幅领跌,其2024年人均薪酬为42.3万元,同比减少7.4万元。横向对比显示,股份制银行薪酬调整呈现两极分化:兴业银行、光大银行(601818)、华夏银行(600015)实现人均薪酬正向增长,而浙商银行、民生银行(600016)、平安银行(000001)则出现不同程度的薪酬收缩。
城商行展现地域差异
2024年,上市城商行员工人均薪酬格局呈现剧烈区域分化,长三角地区城商行与中西部地区城商行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对比。
长三角城商行薪酬优势显著。江苏银行(600919)以57.9万元人均薪酬位列城商行首位,南京银行(601009)、杭州银行(600926)、宁波银行(002142)分别以56.1万元、54.5万元、52.8万元位列第二、第三、第四位。这四家机构均坐落于长三角核心区域。
中西部城商行薪酬呈现梯度分布。该区域城商行人均薪酬均未突破45万元关口,其中长沙银行(601577)以44.7万元居区域首位,重庆银行(601963)、成都银行(601838)分别以43.3万元、41.9万元位列其后。其余6家城商行人均薪酬集中于34.3万至40万元区间,贵阳银行(601997)、厦门银行(601187)、郑州银行(002936)、齐鲁银行(601665)、西安银行(600928)及兰州银行位列该梯队。值得注意的是,兰州银行以34.3万元在42家上市银行中垫底。
在农商行方面,该板块无机构突破50万元薪酬线,沪农商行(601825)虽较2023年减少1.5万元,仍以49.6万元居农商行首位。常熟银行(601128)人均薪酬提升2.9万元至34.5万元,以9.2%的涨幅领涨农商行板块,但仍在10家上市农商行中位列末席。
人均创造价值
在人均创收维度,统计显示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25家实现正增长,31家机构突破200万元大关。江苏银行以388.9万元的人均创收超越平安银行登顶行业首位,较2023年提升9.8万元;平安银行则出现24.3万元的显著回落,2024年人均创收为357.7万元。常熟银行以146.7万元位列行业末位,但较2023年实现12.9万元的增量。
在人均创利维度,25家银行实现正增长,14家机构突破百万元利润线。成都银行以163.2万元蝉联创利榜首,较2023年增长11.3万元;郑州银行以30.4万元持续垫底,较2023年减少0.9万元。值得关注的是,郑州银行2024年员工人均薪酬达35.9万元,较其人均创利水平高出5.5万元,薪酬成本与经营效益出现倒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