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历史清空

开户潮下的合规危机:券商揽客罚单激增,监管高压态势持续

 财中社 翦音志  2025-09-18 15:49  2.0w阅读

2024年“924行情”之后,行业回暖,开户数激增,与此同时发生的还有“招揽客户”违规行为的大幅增多,监管也因此开出了多张罚单。

2024年9月24日,A股市场启动了一轮被称为“924行情”的上涨行情。行情启动后市场放量急涨,从9月23日收盘到10月8日收盘,短短6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累计上涨27%。同年10月8日,全部A股单日成交额近3.5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行情回暖的大潮下,券商前线展业在开户潮推动下迅速升温,上交所数据显示,今年8月A股新增开户数达265.03万户,环比增长约35%,实现连续三个月回升。前8个月新开户数合计高达1721.17万户,同比增幅约48%。

而与之并行的,是针对违规招揽客户、不当推介、适当性流于形式等合规问题密集出现,截至9月18日,关于“招揽客户”类罚单已达20张,涉及至少11家券商与多地分支机构,包括西南证券(600369)、中山证券、中泰证券(600918)、华西证券(002926)、开源证券、光大证券(601788)、华龙证券、天风证券(601162)、招商证券(600999)、银河证券、华宝证券等,处罚形式以警示函、责令改正、监管谈话等为主,远超“924行情”之前全年同类罚单的9张。

就在9月17日,湖南证监局再度披露三张罚单,其中华宝证券长沙茶子山东路证券营业部及负责人被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监管措施,东北证券(000686)湖南分公司前投资顾问同样收到罚单。

从违规类型来看,“924行情”以来的这些罚单包括三类“高发动作”。

其一是适当性与开户测评“走捷径”。适当性审查流于形式是最突出的问题,部分营业部并没有勤勉尽责地核查投资者开户及权限开通所需材料,无论是新三板开户还是私募产品购买,相关资质审核往往“走过场”。比如浙江证监局对中信证券绍兴/浙江分公司与涉事从业人员“三级连罚”,直指知识测评、适当性与廉洁从业问题;申港证券陕西分公司在办理新三板开户业务时,未审慎核查投资者提供的相关材料;信达证券无锡金融一街证券营业部个别员工向客户提供风险测评答案,还要求客户填写虚假开户资料。

其二是违规委托第三方/他人招揽投资者。华西证券义乌商城大道证券营业部、中山证券合肥分公司、西南证券大连分公司等均在此类问题上“栽了跟头”。9月5日,中山证券合肥分公司因违规委托第三方进行投资者招揽活动、从业人员管理不到位,被安徽证监局责令改正。另外,西南证券大连分公司也因为违规委托银行工作人员进行客户招揽、业务留痕不完整,被大连证监局出具警示函。不正当激励同样是常见的违规行为,华龙证券重庆永川人民大道证券营业部就因向客户赠送实物礼品等变相激励方式招揽客户而涉违规。

其三是违规推介非本公司/虚假金融产品。进入产品推介与销售环节,信息误导、承诺收益及销售“飞单”等问题集中爆发。浙商证券宁波中山东路证券营业部被通报工作人员在销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过程中存在误导性陈述并承诺投资收益的行为。国投证券深圳分公司则被通报个别营业部从业人员在从事公募基金销售业务期间向投资者承诺收益等。更令人警惕的是,部分从业人员甚至涉足虚假金融产品推销,比如华安证券成都营业部个人员工被查存在向客户推介虚假金融产品、谋取不正当利益并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四川证监局对其责令改正,并对营业部出具警示函。

在监管层面,对于券商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有数据统计,今年以来监管已发布超过200张罚单,波及到70多家券商。证监会系统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上亦强调,提升执法质效,坚决惩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现实来看,从投行内控检查到经纪业务追责的“穿透式监管、全链条问责”正在逐步深化。这一趋势也倒逼券商在招揽客户时从“流量思维”向“质量思维”转变,通过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优化客户体验,实现良性增长。唯有将合规从“形式要求”转为“核心能力”,才能在监管高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