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翦音志 2025-09-18 14:22 2.3w阅读
对于近期关于和国元证券合并的传闻,华安证券表示“公司将围绕既定战略目标,继续专注于内涵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把握政策机遇、积极寻求外延式扩张的机会。”
9月15日,在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面对“是否与国元证券(000728)合并”的追问,华安证券(600909)表示“公司将围绕既定战略目标,继续专注于内涵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把握政策机遇、积极寻求外延式扩张的机会。”
省属兄弟券商
国元证券由原安徽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与原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等发起,成立于2001年,2007年通过“定向回购+重大资产出售+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的方式借壳北京化二,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安徽省首家A股上市券商。相比之下,华安证券成立较早但上市更晚,其源自1991年成立的安徽省证券公司,2001年在整合原安徽省证券公司与安徽证券交易中心证券类资产的基础上组建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2016年12月6日在上交所上市。
二者实际控制人均为安徽省国资委,国元证券的控股股东为安徽国元金融控股集团;华安证券的控股股东为安徽国控集团,两家券商都有鲜明的“省属色彩”。
合并传闻的由来
《财中社》注意到,对于二者合并的传闻由来已久。
早在2007年前后国元证券借壳上市之初,市场就出现了“国元收购华安”的猜想,此后国元每逢再融资、扩股动作,坊间就会出现“并购省内兄弟”的传闻。直到2016年华安证券A股上市,舆论对于“皖系两家合并”的讨论热度才稍退。
而就在三年后,“打造航母级券商”概念兴起,包括“国联+民生”“浙商+国都”“华创+太平洋”等一系列券商开始进行并购落地或推进,关于“国元与华安合并”的猜想再起,投资者更是在互动和业绩会上多次“撮合”。华安证券表示将“积极寻求外延式扩张”,并没有表示肯定或否定;而国元证券也表示“如有事项将依法披露”。目前并无公开落地方案或监管受理信息。
竞争与合作并存
从业绩对比来看,国元证券在营收、净利、资产体量上仍领先于华安证券。2025年上半年,国元证券实现营收33.97亿元,归母净利润14.05亿元;而华安证券则实现营业收入28.08亿元,归母净利润10.35亿元。但近年来华安证券增速更快,行业营收排名从2021年的第43位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第28位,与国元证券仅差3位,收入差距亦进一步缩小。
从业务板块来看,2025年上半年两家公司均受自营/投资业务的拉动明显。国元证券上半年自营投资实现营业收入14.60亿元,营业利润约14.11亿元,远高于其他板块,对比上年同期也有明显抬升;投行业务虽然收入提升44.8%,但营业利润亏损约0.76亿元,资管业务收入仅0.5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华安证券上半年自营投资业务收入约10.83亿元,同比增长68%;代理买卖净收入约6.36亿元,同比增长45%;投行业务亦取得快速突破,收入约1.15亿元,同比大增246%;但资产管理收入2.76亿元,同比下滑2.6%,但仍然优于国元证券。可见,相比之下华安证券的业务结构更均衡,“投资+投行”双轮加速,经纪/财富转型见效。
从这一角度来看,二者同属安徽省国资委体系、同为省内上市券商,“一省双券商”在客户、渠道、投行项目与投研品牌上天然既竞亦合,比如在项目和客户层面的协同空间,有助于把承销做大做强;利用渠道与网点的互补、客户结构差异带来的交叉覆盖,打通投顾与基金销售平台,强化留存与转化等等。业务层面的取长补短,或成为市场对二者合并存在想象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