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林清轩赴港IPO:重营销轻研发迹象明显,实控人已变现数千万

 财中社 吕庆同  2025-07-04 13:00  2.1w阅读

公司经营净现金流充足,远高于当期净利润水平,实际上并不缺钱。

5月30日,上海林清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林清轩”)首次向联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

上海林清轩是一家起源于中国本土的高端护肤品品牌商,品牌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03年,据公司介绍,林清轩品牌聚焦抗皱紧致类护肤品市场,以提供基于天然、山茶花成分的高端护肤改善方案而著称。按全渠道总零售额计,上海林清轩的山茶花精华油自2014年以来连续11年于所有面部精华油产品中位居全国榜首。按零售额计,2024年,林清轩在中国所有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中排名第一,在中国前15大高端护肤品牌中位列第13名,是唯一的国货品牌。

《财中社》发现,凭借定位高端,上海林清轩的毛利率高达82%,已经超过大部分同行;然而,作为一家护肤品公司,与同类公司一样有着重营销、轻研发的特点,不过,公司经营净现金流充足,远高于当期净利润水平。本次IPO前,上海林清轩的实控人已经通过股权转让、突击分红等方式变现数千万元。

毛利率82%超同行,销售开支是研发的22倍

2022-2024年,上海林清轩的收入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12.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93万元、8452万元、1.87亿元。2023-2024年,上海林清轩的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5%、50.31%,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0%。

由于定位高端,上海林清轩产品的整体价格相对较高,核心产品的建议零售价在200元至800元不等,也有价格近1500元的产品,相应地公司2022-2024年的毛利率分别为78%、81.2%、82.5%,已经超过大部分同行。同行的贝泰妮(300957)同期销售毛利率为75.21%、73.9%、73.74%,珀莱雅(603605)分别为69.7%、69.9%、71.4%;敷尔佳毛利率与上海林清轩水平相当,各期为83.07%、82.23%、81.73%。

对于毛利率的持续上升,公司表示是因为高毛利产品占比的提升、优化成本的缘故。

从收入来看,上海林清轩的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线上渠道销售的快速增长。2022-2024年,上海林清轩线下渠道收入为3.78亿元、4.1亿元、4.94亿元,而线上渠道收入为3.12亿元、3.94亿元、7.14亿元,2024年线上渠道增长尤其迅速。

不过,同大多数护肤品公司一样,上海林清轩的期间费用以销售费用为主。公司称其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已开发出专利核心成分清轩萃,以及其他一系列专利成分,但公司2024年研发成本只有3040万元,远低于6.88亿元的销售及分销开支。

从净利润来看,上海林清轩2023年扭亏,2024年净利润大幅增长,这主要是因为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占比有所下降所致。2022-2024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5.09亿元、4.86亿元、6.88亿元,2023年收入增长16.5%的同时,销售开支下降4.52%,公司称主要由于优化营销效率所致;2024年,公司收入增长120%,但销售及分销开支增长41.56%,远低于收入增速。

但实际上,上海林清轩已确认的销售及分销开支有一部分并没有真正完成支付。近几年公司应计费用金额快速增长,2022-2024年年末分别为1380万元、2995万元、7028万元;同期,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分别为6527万元、2.06亿元、3.07亿元,从经营层面讲,上海林清轩并不缺乏资金。

截至2024年末,上海林清轩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4亿元,计息银行借款只有7796万元。需要说明的是,公司2024年还向股东派发股息5000万元,如今还要向资本市场募集资金。

公司研发费用率也显著低于同行。2024年,上海林清轩研发成本3040万元,占收入的比例为2.51%,然而贝泰妮为5.14%,华熙生物为8.68%,说明公司研发投入不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林清轩曾因虚假宣传问题遭受处罚。根据南方都市报此前的报道,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官网显示,2月18日,上海春椿化妆品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东三环中路分公司被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罚款2.12万元,该公司在北京经营一家“林清轩山茶花护肤”门店。行政处罚信息显示,2024年9月初至2024年10月23日,该门店宣称“林清轩山茶花抗老修护专家”,但“林清轩”品牌系列化妆品均无抗老功效。此外,该门店推出的一项售价118元的“抗衰慕斯”美容服务,使用的林清轩面霜及林清轩精华油均无抗衰功效。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林清轩的投诉高达上百条,主要涉及过敏、退款难等问题,虽然仅为关键词搜索结果,不代表企业投诉总量,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公司所存在的问题。

实控人上市前变现数千万元

在本次申请上市之前,上海林清轩的实控人已变现数千万元。

截至招股书发布日,孙来春直接(38.21%)及透过上海房角石(28.56%)、上海元洄(8.08%)以及上海元淦(4.42%)间接持有上海林清轩已发行股本总额约79.27%的权益。孙来春、上海房角石、上海元洄、上海元潭、上海泠人及上海元淦将构成公司的控股股东组别。

上海林清轩前期由孙来春和其兄长孙福春持有,于2021年1月和2021年9月才开始引入A轮和B轮融资,此后2025年5月实施了一次股权转让,每股代价成本分别为8.86元、25.31元、30.41元,相应地公司估值也大约增长了1.86倍、20.15%。

2025年5月,张家港星翰启承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自包括孙来春在内的多个股东收购合共66.1662万股股份,总代价为1.01亿元。厦门沃美达投资有限公司自孙来春收购13.1519万股股份,代价为2000万。

加上2024年4 月公司向股东派付股息5000万元,孙来春合计至少获得几千万。

另外,上海元洄及上海元潭(上海元洄的有限合伙人)为公司的雇员持股平台,合共持有公司203.1万股股份。如果成功上市,公司估值未来将上升,雇员持股平台将受益良多。

除实控人及雇员外,公司其他股东也在扎堆减持。2025年5月,海纳华上海、杭州源琛、大漠孤烟、上海涛敏及孙来春向星翰启承转让66.2万股股份,总代价为1.01亿元。上海涛敏、金华益财及上海益财转让合共69.2万股股份, 总代价为1.05亿元。

知名投资人云集

深入挖掘上海林清轩的股东可以发现,其中有不少知名机构或知名人士的身影。

2021年1月,海纳华上海、头头是道、佛山海禹嘉、达隆发展、混沌创新、上海涛敏以合计1.5亿元的代价认购了上海林清轩338.7万元新增注册资本。

2021年9月,金华益财、上海益财、杭州源琛、大漠孤烟、佛山汇碧二号、海纳华上海以合计1.81亿元的代价认购了林清轩143万元新增注册资本。

2024年8月,雅戈尔时尚以7186万元的代价受让了海纳华上海转让的112.9万元上海林清轩的注册资本。

2025年5月,星翰启承、上海凯辉创美、厦门沃美达从彼时股东处分别收购了66.2万股、69.2万股、13.2万股股份。

其中,头头是道由普华集团董事长曹国熊、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于2015年发起的投资机构;佛山海禹嘉和佛山汇碧二号背后是碧桂园;混沌创新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基金管理人是深圳市分享成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实控人为白文涛;星翰启承背后是启承资本的常斌和张鑫钊,常斌自2013年起担任京东集团战略投资部门的负责人,2018年离职。2016年,常斌在京东集团任职期间,创立了专注于消费领域的私募股权基金启承资本,同时常斌还拥有少量京东股份。张鑫钊曾任京东集团投资总监等职务。

随着外部投资机构先后入股,上海林清轩的估值持续增长。本次若成功上市,能给上述投资人带来多大收益呢?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