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孙语彤 2025-07-03 15:55 7740阅读
雷军披露称,小米SU7及SU7 Ultra车型用户转向YU7的订单占比不足15%,"这个数比我们想象中少了很多,我对YU7的产品力和口碑也有了更强的信心"。
7月2日晚,小米集团(01810)创始人雷军时隔多月再次开启线上直播。
直播中,雷军回应了近期小米首款SUV车型YU7的订单争议。
这款起售价25.35万元的车型于6月26日发布后创下行业纪录。YU7开售3分钟大定订单突破20万辆;18小时,小米YU7锁单量超24万辆。
"看到数据时我反复确认了好几遍。"雷军在直播中坦言这一成绩超出预期,并称其"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奇迹"。对于未公布24小时锁单量,他解释"18小时不可撤销的锁单就达到了24万单“,后续公布易引发过度解读,”完全没必要“。
而针对外界对"可退大定"统计口径的质疑,雷军强调小米采用行业通用规则,"犹豫期机制并非小米独创,所有车企均如此"。
雷军进一步披露称,小米SU7及SU7 Ultra车型用户转向YU7的订单占比不足15%,"这个数比我们想象中少了很多,我对YU7的产品力和口碑也有了更强的信心"。之前,业内盛传小米YU7多由SU7转单。
用户画像显示,YU7车主平均年龄33岁,较SU7年长3岁;女性车主占比30%,iPhone用户达52.4%。销量前三城市上海、杭州、北京,与特斯拉Model Y主力市场高度重合。
随着YU7爆单,由于小米目前的产能问题,其标准版交付周期也被延至58周。与此同时,多家车企被曝销售以"拦截话术"争夺订单。
雷军指出部分话术存在"不准确甚至有诋毁内容",呼吁"各品牌应专注自身优势"。同时,他也推荐竞品,"若大家急用车,7月3日发布的小鹏(09868)G7、7月底发布理想(02015)i8和特斯拉(TSLA)Model Y都不错"。
面对激增订单,小米将年交付目标从30万辆上调至35万辆。雷军明确表示,"国内交付压力巨大,2027年前暂不考虑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