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三次易主!*ST仁东能改“庄股”体质吗?

 财中社 曾智  2025-05-15 15:04  2.9w阅读

多次易主并最终陷入债务危机的*ST仁东已经再次完成重整。

5月13日,*ST仁东(002647)公告称,公司拟拍卖持有的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资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2%股权、民盛租赁有限公司70%股权、上海蔚洁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12.23%股权及天津民盛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25%股权,标的股权起拍价总计1.73亿元。

公告称,本次拍卖系公司根据广州中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之经营方案,对合并报表范围内的相关低效资产进行处置剥离的行为。

此前的2025年3月20日晚间,*ST仁东公告公司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深圳嘉强荟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10.17%,原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降至6.23%,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

这并非*ST仁东首度易主。在此之前,公司已经有过两次易主,实控人从女富豪戚建萍到德御系田文军,再到前内蒙首富之子霍东。然而《财中社》发现,这三位实控人均存在诸多被监管认定的违规行为,包括占用资金、组织造假、操纵股价等,引起股价大起大落,无辜散户蒙受损失。

女富豪套现32亿,德御系操纵股价

*ST仁东的前身是2011年12月登陆深交所的宏磊股份。作为一家主营漆包线和铜管业务的公司,上市前的三年净利润连年翻番,然而上市第二年扣非净利润立即从8219万降至1955万,此后连续四年扣非净利润均录得亏损。

实控人戚建萍更是将上市公司当成套现工具。2014年年末,戚建萍持有的宏磊股份8315万股全部处于被冻结状态,其中7002万股被质押。此外,戚建萍控制的宏磊控股还违规占用公司资金高达4.63亿元。2014年7月,宏磊股份董事长戚建萍被浙江证监局认定为“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两年后的2016年,戚建萍以27元/股的价格转让1.2亿股,总对价32.5亿元,接盘方为以天津柚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现名“和柚技术”)为首的一致行动人,接盘后持有宏磊股份61.52%股份。企查查数据显示,和柚技术的实控人为郝江波,持股比例达100%。郝江波并不出名,但她的丈夫田文军是山西德御系创始人。

德御系最知名的案例是2014年操控齐星铁塔和顾地科技(002694),其惯用手法是先控股一家上市公司,再通过收购其他公司或产业进行资产重组推高股价,然后获利出局,*ST北讯、德御坊、金粮股份等股票被德御系操盘后都出现过股价大幅波动的情况。除了牵头人德御系,香港资本玩家张永东、“牛散”景华也参与其中。

德御系入主宏磊股份后开始故伎重演。2016年6月,宏磊股份以14.79亿的价格剥离了上市公司主要资产,同时以14亿的对价并购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合利金融90%股份,转型为第三方支付金融服务商,并更名为民盛金科,成了炙手可热的金融科技概念股。

经过复杂的资产重组停牌之后,民盛金科于2016年8月复牌,在公司宣布送配股利好的助推下,股价出现了连续上涨的行情,从8月复牌时的22元上涨至12月份的70元。郝江波夫妇也频繁进行股权质押,2016年年底的股权质押率高达99.49%。

后经监管机构认定,股价大涨的背后是田文军集中资金优势和持股优势,使用19个关联证券账户,频繁买卖民盛金科股票,买入金额超过21亿元,推动股价上涨。相关处罚决定2020年10月由证监会作出,但仅对田文军个人罚款280万元,而德御系本次坐庄的浮盈最高达百亿元。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2018年田文军旗下龙跃实业出现大额融资风险,因其长期违规操作,连带山西农信系统出现数百亿元债务亏空无法平账,也因此引起了山西金融系统的巨震。

2018年8月,郝江波和田文军夫妇先后逃至英国,德御系公司也在二级市场被抛售,民盛金科股价也由此崩盘,散户、配资方和金融机构成为受害者。

连续14个跌停,前内蒙首富之子组织造假

随着德御系的崩盘,民盛金科迎来了新的接盘人。

据2018年2月2日公告,民盛金科发生股权转让及表决权委托,完成后内蒙古正东云驱科技有限公司(现在的仁东信息)将具有控制权,而实控人也变更成霍东。霍东出生于1987年,是内蒙古前首富霍庆华之子,此前一直在家族的中国庆华能源集团工作,但从未担任过企业高管。

霍东上位后,先是在2018年8月3日把上市公司更名为仁东控股,然后就是制造概念进行炒作,具体措施包括:将公司交由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资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托管,制造金融国资概念;申请小贷公司牌照,制造金融控股集团概念;释放公司将与支付宝合作的利好消息等,最后一步就是在二级市场坐庄炒作、拉升股价。这些做法与德御系如出一辙。

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彼时的仁东控股股价自14元上涨至64.7元,市值由80亿元拉升到350亿元。在此期间公司基本面无任何变化,其释放的将与支付宝合作的消息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认定为缺乏事实依据;其宣传的将得到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资本集团50亿元注资的消息,实际上一分钱也没得到。

2020年11月15日,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资本与霍东签署了《终止股份委托管理关系和一致行动关系的协议》,控股股东又变成了霍东,金融国资概念彻底被证伪。“国资背景”的幻象被撕碎后,仁东控股也正式开启了连续下跌模式,股价从2020年11月20日开始连拉15个跌停板,散户损失惨重,其中不乏高位融资者。

紧接着仁东控股在2021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22年2月21日,据证监会查明,仁东控股在2019年及2020年半年报中,通过虚增收入、利润、少计提坏账等方式,累计虚增7968万元的利润。在整个财务造假过程中,时任仁东控股董事长霍东组织实施了虚构保理业务;时任总经理王石山与副总经理黄浩均参与了2020年虚假保理业务的审批。

伴随着股价下跌、被证监会处罚,仁东控股的债务危机也暴露出来。

2024年5月,北京乐橙互娱科技有限公司以仁东控股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重整价值为由,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对公司进行重整及预重整的申请。

审计机构披露,仁东控股账面资产总额为54.4亿元,但截至2025年1月债权人申报的欠款高达90.8亿元。公司股票于2025年1月3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仁东控股”变更为“*ST仁东”。

霍东除了再度让仁东控股成为一只妖股之外,更是让其彻底崩盘以重整收场。

重整后再迎新主

在经过接近一年时间的重整之后,*ST仁东于2025年3月20日晚间公告,公司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

据公告,*ST仁东的重整计划主要包括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债务清偿等内容。根据重整计划,公司以现有总股本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10.186063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共计转增5.70亿股。本次转增完成后,仁东控股总股本增至11.3亿股。其中,4.53亿股由重整投资人有条件受让,所支付的现金对价用于偿付债务、支付破产费用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1.18亿股通过以股抵债的形式清偿债务。

重整计划转增股份中的4.53亿股公司股票已由公司破产企业财产处置专用账户过户至重整投资人指定实施主体的证券账户。此次重整的战略投资人中信资本的指定实施主体深圳嘉强荟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10.17%;公司原控股股东仁东信息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降至6.23%,公司变更为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

公告显示,*ST仁东将利用重整计划实施后结余资金通过子公司合利科技向合利宝增资2亿元,合利宝注册资本将增至3亿元。重整投资人中信资本及其控股股东中信资本控股将为*ST仁东全资子公司合利宝在多方面进行赋能,助力其做大做强第三方支付主业,协助并配合合利宝申请跨境外汇牌照及取得境外支付牌照,积极嫁接股东资源,持续提升合利宝的竞争力,积极推进合利宝与中信资本系已投企业的合作。

4月28日晚间,*ST仁东发布2025年一季报,由于一季度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合并报表归母净资产实现由负转正,金额约8.78亿元。尽管如此,*ST仁东依然负债高企,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仍有81.33%。

同时,其核心主业依然未见好转。2024年年报显示,*ST仁东实现营收11.59亿元,其中作为核心主业的第三方支付业务营收同比下降37.67%,全年净利润亏损8.33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2亿元,净利润4.85亿元,但扣非净利润仅有706万元。

重整后的*ST仁东未来能否走出高负债和业绩困境,仍有待观察。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