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罗纳德 2025-07-30 20:06 2.3w阅读
随着行业成熟和整体利润的下滑,专利会更加频繁地成为企业之间竞争和获取额外利润的利器。但是对于华硕这样的专利刺客来说,很难在市场中掀起浪花了。
小米(01810)和OPPO同时在欧洲遇到了“专利刺客”。
7月28日,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慕尼黑分庭消息,华硕技术许可公司(Asus Technology Licensing)于6月17日和24日分别起诉OPPO及其子公司Realme,以及小米公司,涉及专利EP3346616,名为“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波束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此前在5月23日,华硕(2357)附属公司创新音速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UPC慕尼黑分庭起诉小米和OPPO侵犯专利,涉及EP2802185专利(“无线通信系统增加服务小区的方法与装置”)。
华硕的此次诉讼可谓精心准备,蓄谋已久。
直指高端
相关专利分析显示,小米和OPPO在欧洲市场的折叠屏手机及高端旗舰机型最可能受到此次专利诉讼的影响。小米的Mix Fold 4和OPPO的Find X8系列均涉及5G通信、影像处理等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可能在华硕EP3346616、EP2802185专利的保护范围。
小米的“高端化”和OPPO的“折叠屏全球化”战略均以欧洲为关键市场,这些机型也是两家公司在欧洲的主力机型,华硕的诉讼有可能给两家公司在欧洲的业务带来重要变数。
值得注意的是,两起案件的主审法官都是Matthias Zigann,其与OPPO还曾有过“过节”。
2020年,夏普在德国慕尼黑法院(Zigann主审)起诉OPPO专利侵权,OPPO则在中国深圳法院反诉,要求裁定全球专利许可费率并申请"禁诉令"。深圳法院签发"禁诉令",禁止夏普在其他司法管辖区发起新诉讼。
Zigann则在7小时内向OPPO签发"反禁诉令",要求其撤回中国法院的禁令,否则每日罚款100万元。但此案最终以夏普无条件撤回德国"反禁诉令"接受中国法院管辖权结束。
“刺客”新手
在手机专利诉讼领域,华硕是一个“新手”。
2022年4月,华硕电脑成立了华硕技术许可公司。华硕当时宣称,未来3年专利许可费收入的目标为新台币30亿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
华硕在手机专利领域瞄准的第一条大鱼是三星(SSNLF)。
2023年9月,华硕及其专利独家许可方Celerity IP LLC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法院起诉三星,指控其多款Galaxy系列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未经许可使用其无线通信专利。此前,华硕曾与三星就支付专利许可费沟通了18个月之久,但双方未能达成协议。
三星随后提起反诉,称华硕侵犯其Wi-Fi技术专利。2025年1月8日,双方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联邦法院达成和解,终止所有诉讼。根据和解协议,华硕与Celerity撤回对三星的侵权指控,而三星则撤回对华硕及Celerity的反诉。
谈判策略
此次诉讼应该也是华硕与小米和OPPO专利谈判的一种策略。
如今的手机行业已经进入了专利混战。2025年6月,德国慕尼黑第一地方法院证实,中国通信技术公司大唐移动已正式对小米发起三项4G专利侵权诉讼。2024年10月,联想(00992)及其六家关联公司(包括摩托罗拉)向英格兰和威尔士高等法院(EWHC)递交起诉书(案件号 HP-2024-000038),指控中兴通讯(000063)及其英国子公司、努比亚以及三家英国经销商侵犯其标准必要专利(SEP)。
作为手机专利新手,华硕的此次诉讼很难占到便宜。以小米为例,小米全球累计授权专利约4万多件,其中与手机和移动通信直接相关的通信技术专利5000多件。而华硕全球累计授权专利7000多件,其中明确归在手机/移动通信类的通信专利不到300件。
由于各自手中都持有大量专利,手机公司之间的专利诉讼大都以相互和解结束。
比如2023年9月,华为与小米就达成长期和解,共同发表了声明:“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包括5G在内的通信技术。更早之前的2016年,三星与华为也曾因为专利问题发生诉讼,但经过三年的拉锯战之后,最终于2019年达成和解。
如今,科技公司独立或联合成立专利运营公司来运营自有专利,或者应对专利诉讼已是业内常态。比如高通(QCOM)成立了高通技术许可公司,苹果(AAPL)、微软(MSFT)、RIM、索尼(SONY)、爱立信(ERIC)等公司联合成立了Rockstar Consortium公司,黑莓(BB)、诺基亚(NOK)、索尼、高通等公司联合成立了Marconi Group公司。
随着行业成熟和整体利润的下滑,专利会更加频繁地成为企业之间竞争和获取额外利润的利器。但是对于华硕这样的专利刺客来说,很难在市场中掀起浪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