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天普股份(605255)发布公告称,公司经自查发现,2025年2月14日至8月14日期间,四名推定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存在买卖公司股票行为,分别是储善岳、陈燕秋、李志奇和李慧云。公司表示,控制权变更事项“不存在内幕信息提前泄露”,上述人员的交易“均发生在内幕信息形成或知悉之前,不属于内幕交易”。截至9月17日,四人已将收益全部上缴至天普股份。
但《财中社》发现,其中个别账户在7月10日至8月6日间频繁交易,获利金额并不高,但时点高度敏感,引发市场广泛质疑。

控制权转让与股价13连板
8月22日,天普股份披露拟由中昊芯英及一致行动人以“股权转让+增资+可能的全面要约”取得控制权,复牌后连续涨停,截至9月18日12连板、至9月19日13连板,区间涨幅逾200%,年内累计涨幅超600%。实际上,早在披露控制权变更事项前,公司股价就已出现多次异动。2月18–19日出现首波“三连板”,5月末至6月初再度上冲;7月10日起二次上行,7月16–28日9个交易日内录得四个涨停,7月29日触及阶段高点约28.7元,公司公告称“未发现应披未披重大事项”。
9月18日晚,上交所通报称:在交易天普股份过程中,部分账户存在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误导投资者决策的异常交易行为,对相关账户采取暂停交易等自律措施,并再次提示风险。
在这起交易中,虽然中昊芯英否认了市场的“借壳”传闻,但仍有一些疑点引起了监管质疑,其中收购资金的筹集过程更是成为了监管层问询的焦点。交易初期,中昊芯英计划通过质押股份融资以支付收购价款,9月6日,又在回复中称收购资金改为全部使用自有资金。然而,截至8月28日,公司自有资金合计约10.51亿元,其中9.65亿元用于支付收购款,占比高达95.07%,近乎掏空流动资金,且收购款中还包含8月突击增资的未到账款。9月16日晚天普股份公告称,截至2025年9月15日,收购方中昊芯英的收购资金9.65亿元和方东晖的7.64亿元均已全部到位,但海南芯繁的3.95亿元收购资金中,仍存在部分缺口,预计于2025年9月19日完成实缴。
🔒
此文章需要登录解锁
登录后即可查看完整内容,解锁更多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