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历史清空

中国银行接9790万大额罚单,全年罚没已超1.38亿

 财中社 夏震  2025-10-31 19:01  1.1w阅读

2025年10月31日,金融监管总局对中国银行开出9790万元罚单,刷新年内金融业纪录,并对5名责任人员合计罚款30万元;该行全年总分行罚没超1.38亿。

10月31日,在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工作刚刚收官之际,金融监管总局开出一张9790万元的近亿罚单,剑指中国银行(601988)及相关责任人员,这一金额刷新了年内金融业罚单纪录,成为2025年至今最大金额的金融机构行政处罚。

据披露,中国银行及相关责任人员在公司治理、贷款发放、同业业务、票据操作、资产质量管控、不良资产处置等多个核心业务管理环节,存在经营审慎性不足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相关监管规定,监管总局除对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处以9790万元罚款外,还对陈梓、刘伶俐、张聿娟、何春耕、余荣刚等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合计处以30万元罚款。

在此之前,2025年金融业大额罚单多集中于股份制银行阵营,华夏银行此前以8725万元的处罚金额暂列年内首位。而此次中国银行近亿元罚单的落地,进一步拉高了行业监管处罚的“天花板”。

纵观2025年全年,中国银行从总行到全国各一级分行的处罚记录,呈现出罚没金额规模大、区域分布范围广的特征。

除总行层面的9790万元大额罚款外,其全国30余家一级分行在2025年累计被罚没金额已超过4073万元,使得全行全年罚没总额成功突破1.38亿元。

在罚单数量方面,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以25张罚单的记录位居各一级分行首位,成为全年被监管部门处罚频次最高的机构;上海市分行以395万元的处罚金额领跑全国各分行,云南省分行(303万元)、深圳市分行(321万元)、安徽省分行(341.45万元)等多家机构的罚没金额均超过300万元,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多个百万级大额处罚的集中区域。

深入剖析处罚事由不难发现,信贷业务已成为中国银行违规问题的“重灾区”。多数分行的处罚原因集中于信贷操作流程不规范、风险防控机制不到位等核心环节,这一现象与当前银行业信贷业务“三查”制度落实不力的共性问题相契合。

与此同时,员工行为管理存在短板、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外汇业务操作违规等问题也较为普遍,违规触角延伸至票据业务、反洗钱、支付结算等多个业务领域。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