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孙语彤 2025-07-01 18:06 2.7w阅读
尽管字节入场稍晚,但Seed团队的双负责人架构、独立公司实体与创始人深度参与,正试图以“资源密度”换取“技术加速度”。
日前,消息称字节跳动(以下简称“字节”)旗下核心AI部门Seed团队宣布启动全球招募,包括机器人产品负责人、工程技术负责人及具身智能大模型负责人三大“一号位”。
此次招募紧接字节机器人团队原负责人孔涛6月初离职,被业内视为字节加码机器人全栈能力布局的关键信号。
迟到的巨头“补课”
“与创业公司相比,我们对大模型机会的敏感度明显不足。”字节CEO梁汝波在2024年全员会上的反思揭示了布局滞后的根源。
百度(BIDU/09888)早在2013年成立深度学习研究院,2019年首发文心大模型,2024年自动驾驶业务“萝卜快跑”已商业化落地;阿里巴巴(BABA/09988)2025财年将AI列为增长引擎,并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与AI硬件基础设施,截至今年4月底,其通义系列开源模型超200款,衍生模型达10万量级。
相比之下,字节的AI核心部门Seed直到2023年才成立,2024年通过合并字节AI Lab完成技术中台整合。
根据新招岗位职责描述,字节正欲搭建机器人领域“铁三角”。其中机器人产品负责人需打通硬件研发与场景落地,确保机器人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流程畅通;工程技术负责人需建立标准化机器人工程体系,降低研发试错成本;具身智能大模型负责人聚焦多模态感知、强化学习策略优化等算法攻坚,推动AI模型与物理世界交互——这正是行业公认的技术制高点。
目前,Seed团队已集结豪华阵容。联席负责人吴永辉(前Google DeepMind研究副总裁)与朱文佳(前百度搜索部主任架构师)分别主导基础研究与应用落地,直接向梁汝波汇报。2024年,Seed团队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的团队超200人,预计2025年扩至300人以上。
更关键的是组织创新,2024年4月,Seed团队在香港成立 Spring Insight (HK) Limited,控股6家内地科技公司(如北京青阳智维、深圳青阳智维等),覆盖视频生成模型Seedance 1.0、AIGC平台炉米、智能耳机等硬件研发。
张一鸣的AGI宏图与资源倾斜
字节创始人张一鸣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便频繁往返北京与新加坡,定期参与Seed技术复盘会,并“深入到算法细节提问”。
其督战背后是两大战略诉求。
一是此前公布的AGI研究计划“Seed Edge”,计划探索通用智能新路径,追求智能上限,并寻找突破当前大模型纯软件局限的方法。二是探求生态协同,Seed研发的豆包大模型已支持豆包、扣子等50余个字节系应用,机器人将成为AI落地的物理入口。
为了达成战略诉求,Seed可以说是将资金弹药与人才军备竞赛进行到了极致。在各大招聘平台上接连推出专项人才计划“Top Seed”与“筋斗云”人才计划,以百万元年薪争夺顶尖研究者。对比阿里宣布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字节虽未披露具体数字,但香港公司架构与研发团队规模已显露决心。
“AI竞争只是马拉松的前500米。”梁汝波在火山引擎春季FORCE原动力大会上,以比喻暗示长线战略思维。尽管字节入场稍晚,但Seed团队的双负责人架构、独立公司实体与创始人深度参与,正试图以“资源密度”换取“技术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