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赵薇 2025-07-24 11:43 3.1w阅读
一家中国本土便利店——美宜佳超市,近日门店突破4万家,年营收超500亿元。
若要问便利店的老大哥,印在脑海里的711、全家、罗森等日式便利店便要脱口而出。
然而,一家中国本土社区便利店——美宜佳超市,近日官宣门店突破4万家,年营收超500亿元。
开便利店年营收超500亿
中国连锁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宜佳2023年首次超越易捷连锁超市成为行业第一,此后持续领跑。2022年美宜佳超市门店突破30000家,截至2024年底,其以37943家门店、558亿元年销售额的成绩,连续三年位居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便利店TOP100》榜单榜首。
尚未上市的美宜佳超市是中国便利店行业的龙头,而罗森便利店和711分别排名第五和第七名,门店数量分别为6652家、4639家。
数据显示,美宜佳和易捷便利连锁店以两万家以上的门店规模牢牢占据中国消费市场头两把交椅。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的数据,从TOP10的门店数量增速来看,美宜佳依然是高位增长,平均每天11.2家的开店速度,快速与后排便利店品牌拉开距离。而背靠中石化、门店遍布加油站的易捷便利店门店数量则只比2023年仅多出2家。
《财中社》同样梳理了2024年A股上市的7家连锁超市,除了经过破产重整的步步高(002697)以外,以便利店业态为主的四川本土便利店红旗连锁(002697)以5.2亿元的净利润位居第一位,将盈利1.3亿元的山东本土连锁超市家家悦(603708)以及盈利1.4亿元的三江购物(601116)远远甩在身后。
事实上,低调的便利店品牌一直是中国零售业的重要支柱。
库迪咖啡也想开便利店
这也怪不得卖咖啡的库迪咖啡,以及卖零食的赵一鸣零食、好想来及三只松鼠(300783)都想开便利店了。
今年3月,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一手创办的库迪咖啡宣布转型“便利店”,在“下沉市场”安徽的当涂县新开业7家库迪便利店,日均营业额超4000元,基本和头部便利店品牌持平。
库迪咖啡山东大区商务人员告诉《财中社》,库迪便利店的毛利率大约在30-40%。“我们承诺加盟商享受进货价是全行业最低。”负责人表示,库迪便利店允许加盟店自行外采,以降低成本。“如果进货渠道高于加盟门店其他渠道,库迪便利店允许外采商品进店售卖。”
库迪咖啡一度想和中国便利店之首美宜佳超市联营合作,在2024年5月,库迪咖啡宣布最低3万元成本即可开库迪咖啡“便捷店”,把库迪咖啡“店中店”开进美宜佳超市。
或许是察觉到便利店模式的前景,随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库迪咖啡即停止和美宜佳的联营加盟合作,接下来的2025年2月,库迪咖啡宣布开放便利店模式加盟,也预示着和美宜佳将从“新婚燕尔”走向“分庭抗礼”。
库迪咖啡工作人员向《财中社》确认,其优势在于新品创新能力远超几家外资便利店,更不用说长年累月只卖传统商品的本土便利店了。
2024年12月,好想来零食连锁店的母公司万辰集团(300972)推出“零食+民生必需品”的新业态来优品省钱超市,即一种便利店模式。今年3月,鸣鸣很忙旗下赵一鸣零食新开门店“赵一鸣省钱超市”,覆盖百货日化、烘焙、冻品等品类,对标便利店及传统超市。
今年6月份,靠电商零食起家的三只松鼠也推出便利店模式的“三只松鼠生活馆”。据三只松鼠方面介绍,生活馆被定义为“三只松鼠自有品牌全品类生活馆”,即不再局限于零食,从米面粮油到生鲜蔬果、从现制烘焙到日化洗护,进而指向全品类覆盖、全场景渗透。全国首店开业三天,生活馆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便利店业态虽然发展迅速,但盈利并非易事。日系便利店品牌711和罗森虽然耳熟能详,但二者的中国业务长期面临亏损。近期罗森超市试图通过IP联动吸引年轻人购买,但目前还没有给公司运营主体带来很大盈利。
尽管连锁便利店711尚未在中国上市,但其将区域经营权授予给中国公司经营。《财中社》发现,取得湖南地区711特许经营权的友阿股份(002277)财报里,711属于一块只亏钱不赚钱的“不良资产”。而2017年底获取罗森便利店(Lawson)安徽特许经营权的中央商场(600280),其负责经营罗森业务的安徽中商便利店有限公司同样常年处于亏损中。
当然这些日资便利店的“特许经营权”模式,即把其中国的版图拆分成区域交给各地区经销商管理,供应链渠道自然五花八门。外资便利店同中国本土便利店相比,在供应链方面存在劣势。
新的强敌已经蓄势待发,美宜佳超市等传统便利店是否准备好了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