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汪明琪 2025-08-01 18:11 2.6w阅读
此次上药罗欣业绩承诺的严重未达标,不仅导致2634万元股权转让款未能按时收回,更暴露公司在资产处置后的管理延续性问题。
7月31日,罗欣药业(002793)股价以6.04%的涨幅收于6.5元,最高6.74元创年内新高,换手率高达16.05%,成交额突破11.42亿元。
就在当日收盘后,公司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其股票在7月29日至31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562.54万元,机构资金净卖出3370万元,北向资金也净卖出3337万元。龙虎榜显示买入总额2.7亿元、卖出总额3.1亿元。
未收到第三期转让款
《财中社》注意到,罗欣药业于7月30日公布转让控股子公司股权的进展情况。
时间回溯到2022年,罗欣药业下属子公司山东罗欣药业集团作出一项重大决策:将其持有的山东罗欣医药现代物流有限公司70%股权转让给上药控股山东有限公司,交易价格定为4.15亿元,截至2024年5月22日已收到合计2.87亿元。
这笔交易并非一次性完成,而是设计了分期支付机制:第二期至第四期款项将根据该物流公司2023-2025年的实际业绩完成情况分期支付。
问题在2024年业绩揭晓时爆发。根据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这家已更名为上药罗欣医药(山东)有限公司的企业,在2024年仅实现营业收入18.3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69万元。
与其承诺的34.6亿元营收和6070万元净利润相比,完成率仅为31.74%。按照协议约定,上药山东应支付第三期股权转让款2634万元。然而截至7月30日公告披露日,罗欣药业仍未收到这笔款项。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将“尽快与交易对方上药山东协商付款事宜”,但未透露具体原因和解决方案。这笔未到账的款项成为公司财务安全的一个潜在隐患。
中珏基金跻身第三大股东
股权转让风波未平之际,罗欣药业的股东结构发生变化。7月28日,一宗涉及5%股份的协议转让完成了过户登记。
公司原合计持股5%以上股东——成都得怡欣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和克拉玛依市得怡恒佳股权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将其持有的共计5438万股转让给上海中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易总价2.03亿元,折合每股3.73元,8月1日收盘价6.35元较之有70%的溢价,受让方已经有1.4亿元的浮盈。
最新公告显示,罗欣药业第一大股东为山东罗欣,持股比例21.79%,第二大股东方秀宝,持股比例9.22%。
此次转让后,中珏基金以5%持股比例跻身公司第三大股东,并承诺自股票过户登记完成后的18个月内不减持。市场数据显示,在7月31日登上龙虎榜的同时,罗欣药业还发生了1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达3744万元。
连续三年亏损
罗欣药业主营医药研发、生产与销售,聚焦消化、呼吸等领域,核心产品包括1类创新药替戈拉生片,及兰索拉唑、雷贝拉唑钠、氨溴索喷雾剂等品种。
《财中社》注意到,公司业绩承压,已经连续亏损三年。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直线下滑,分别录得35.88亿元、23.64亿元以及26.47亿元,较2019年巅峰时期75.89亿元大幅下滑;三年内净利润分别为-12.26亿元、-6.61亿元、-9.65亿元,累计亏损28.52亿元,亏损额已经超过此前六年的盈利总额16.89亿元。
最新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盈利0.15-0.20亿元,扣非净利润盈利0.02-0.03亿元。
业绩变动原因:一是核心创新药替戈拉生片商业化深化,终端覆盖扩大,销量同比显著提升,成为增长重要动力;二是持续优化营运资金管理,通过应收款项专项清收,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并减少坏账损失。
站在2025年年中回望,罗欣药业曾立下的“打造千亿级医药企业”的宏伟目标,与当前现实之间仍有距离。截至8月1日收盘,公司股价收于6.35元/股,单日跌幅2.31%,总市值69.06亿元。
此次上药罗欣业绩承诺的严重未达标,不仅导致2634万元股权转让款未能按时收回,更暴露公司在资产处置后的管理延续性问题。当一家企业出售子公司后仍需为它的经营绩效负责,这种藕断丝连的关系可能成为长期拖累。
罗欣药业曾描绘的美好蓝图——紧跟未来健康产业,让患者用上疗效好、价格低的药品,积极融入国际化市场,如今需要更具说服力的业绩支撑。最新消息显示,公司预计8月28日披露2025年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