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湄公河行动》《长津湖》《水门桥》出品方博纳影业(001330)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的净利润为-10.14亿元至-11.36亿元,半年度亏损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
2023年以来,博纳影业鲜有爆款电影出现,在连续多期计提存货跌价损失、预付制片款坏账的同时,其收入结构也发生变化,影院及院线业务接替内容制作成为主要收入来源。另外,博纳影业实际控制人于冬曾通过嵌套式信托占用公司资金,其所持上市公司的48.70%也被冻结。
博纳沦为平庸
博纳影业成功探索出了中国主旋律电影的表达之路,据《财中社》不完全统计,公司投资发行了《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长津湖》《水门桥》等多部主旋律电影。其中,电影《长津湖》上映当年即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并保持纪录两年。
凭借多部主旋律电影的不俗表现,博纳影业2021年营业收入达到31.24亿元,净利润为3.56亿元。分业务来看,电影投资与电影发行占据了半壁江山,且是公司主要利润来源。据招股说明书,2021年,博纳影业电影投资、电影发行业务收入分别为14.21亿元、10.17亿元,占当期营业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5.48%、32.56%,两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3.78%、89.68%。
2022年8月18日,博纳影业在深交所主板正式上市,继201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2016年私有化退市后,公司经过5年筹备最终实现回归A股。
不过,在电影《水门桥》爆火之后,博纳影业鲜有爆款作品出现,其出品的《平凡英雄》《无名》《蛟龙行动》票房均未超过10亿元。其中,《无名》撞车《满江红》《流浪地球2》,票房不及预期;作为《红海行动》的续作,《蛟龙行动》
🔒
此文章需要登录解锁
登录后即可查看完整内容,解锁更多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