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曾智 2025-10-15 11:46 2.4w阅读
这家基金会的支出涉嫌违反相关规定,与华厦眼科关联方之间的资金来往也存在疑点。
近期,华厦眼科(301267)在二级市场持续走弱,股价从9月11日的22.95元,跌至10月14日的19.37元,期间跌幅15.6%,而创业板指数期间跌幅只有3.2%。
《财中社》查询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发现,与华厦眼科关系密切的福建省惠泽慈善基金会,至今仍未发布2024年报,而之前年份的年报均已通过该平台如期发布。而且,这家基金会的支出涉嫌违反相关规定,与华厦眼科关联方之间的资金来往也存在疑点。
华厦眼科招股书披露,福建省惠泽慈善基金会的发起组织为厦门眼科中心(民非),后者曾为华厦眼科举办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华厦眼科实控人苏庆灿的妹妹、一致行动人苏世华曾担任该基金会理事长。招股书因此将福建省惠泽慈善基金会,界定为与华厦眼科曾经存在关联关系的法人。
公益支出比例低于规定值
基金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非公募基金会的公益支出底线。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非公募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基金余额的8%。
但福建省惠泽慈善基金会似乎一直游走在违规地带。根据2021年福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福建省惠泽慈善基金会2021年度用于公益事业的支出3.32万元,上年末基金余额3.9亿元,公益事业支出占上一年基金余额的比例为0.01%,低于条例规定的 8%。
后面两年也是存在类似问题。同样是根据福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福建省惠泽慈善基金会2022年和2023年的慈善活动支出分别为315万元、2361万元,上年末的净资产分别为3.92亿元、3.88亿元,慈善活动支出占上一年基金余额的比例分别为0.8%、6.08%,均低于条例规定的比例。
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未完成公益事业支出额度的基金会,登记管理机关可给予警告、责令停止活动,情节严重的还可撤销登记,并追缴税收减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福建省惠泽慈善基金会的工资行政开支,却存在超标的情况。
2021年,该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31万元,行政办公支出6.36万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占本年总支出(71.13万元)的比例为52.50%,综合两年为26.9%,综合三年为18.42%。
而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
资金往来存疑,实控人曾被留置
更引人关注的是福建省惠泽慈善基金会与华厦眼科关联方的资金往来。
2022年11月,华厦眼科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此后,华厦眼科实控人苏庆灿控制的厦门欧华控股集团突然出现在福建省惠泽慈善基金会的账目中。
2023年审计报告显示,福建省惠泽慈善基金会其他应付款年末总计2062万元,几乎全部来自厦门欧华控股集团(金额2010万元)。而在2022年末时,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的其他应付款来往。
对于两者2023年交易的具体情况,福建省惠泽慈善基金会年报并没有给出解释。不过《财中社》注意到,福建省惠泽慈善基金会的固定资产净值,从2022年末的579万元增加至2023年末的2387万元。
结合来看,其他应付款增加应该是购置固定资产形成。值得注意的是,福建省惠泽慈善基金会2023年业务活动成本仅有2469万元,其中慈善活动支出仅2361万元,有必要买这么多的固定资产吗?买来的固定资产具体都是什么?用途又是什么呢?
更微妙的是,2023年12月,华厦眼科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苏庆灿被上海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虽称“个人原因”,但恰逢福建省惠泽慈善基金会关联交易激增期。
华厦眼科在公告中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未收到有权机关对公司的任何调查或配合调查文件。公司强调拥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机制,已对相关事项做了妥善安排。除苏庆灿外,其他全部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公司生产经营及管理情况正常。
此消息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应。2023年12月7日开盘后,华厦眼科股价大幅下跌,盘中一度跌超17%。
2024年6月6日,华厦眼科公告称,上海市监察委员会已解除对苏庆灿的留置措施。但同时,苏庆灿被公安机关采取监视居住措施。公司表示所涉及事项与公司无关,不过当年业绩却出现下滑。
华厦眼科2024年营收微增0.35%至40.27亿元,净利润却同比下降35.63%至4.29亿元,毛利率下滑4.84个百分点。核心原因在于白内障业务受全国人工晶体集采落地冲击,收入同比减少11.56%,毛利率下降8.53个百分点;叠加行业需求阶段性放缓、竞争加剧,各业务线毛利率均遭挤压,同时财务费用大增75.26%进一步侵蚀利润。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1.39亿元,同比增加4.31%,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加6.2%,但增速仍处个位数。复苏动力来自屈光、视光业务稳健增长及外延并购扩网,但白内障业务受集采滞后影响尚未完全回暖,且行业竞争压力持续,制约了整体增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