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国盛金控上半年营利双增:区域集中+结构失衡待破局

 财中社 翦音志  2025-08-20 14:32  2.1w阅读

国盛金控发布2025年半年报,其子公司国盛证券的亮眼表现,让人们再度关注”母子合体“进程。

2025年上半年,国盛金控(002670)实现营业总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32.1%;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369.9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7.06亿元,同比增长35.94%;利息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26.30%。

公司表示利润增长主要来源于证券经纪收入、其他债权投资利息增加,以及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这背后,其子公司国盛证券功劳不小。

业务亮眼 结构失衡

2025年上半年,国盛证券单体实现营业总收入10.82亿元,同比增长32.51%;营业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121.22%;净利润则为2.43亿元,同比增长109.92%。期末总资产较上年末增长 8.12%,主要原因在于国盛证券增加了自营业务规模。 从业务构成上来看,经纪业务仍是国盛证券的支柱,收入5.54亿元,占比59.83%,同比增长20.88%;投行业务增速也很迅猛,虽然基数小,但同比增长127.68%。相比之下,自营业务就显得比较惨淡,收入下跌24.39%,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也从27%跌至18.78%,可能是债市跌幅过大所致。

另外,受到基金行业降费降佣影响,国盛证券研究所累计实现席位佣金收入同比下降,对以卖方研究驱动的机构经纪与投行协同形成压力。2025年上半年,国盛证券研究业务市占率在沪深市场排名分别为15名、18名。

区域集中度高

从地区分布来看,国盛证券在江西地区高度集中。《财中社》注意到,虽然在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设有分支机构,但国盛证券140家网点中有93家都设在江西省内,从收入占比来看,江西省内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81.07%下降至2024年的69.66%,但省内收入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目前来看,国盛证券的全国化布局仍处于起步阶段。

2022年7月,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省属国企)牵头收购了国盛金控的股份并取得了控股权,国盛金控成为江西省属国资控股的上市企业;此后,江西国资相关股东在收购后对国盛金控的发展提供了多方支持,比如国盛证券就曾承办由南昌市政府、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共同主办的资本市场高峰论坛。公开资料显示: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为当前第一大股东,持股25.52%,江西省财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江西江投资本有限公司等多家国企亦在股东名单之列。目前公司实控人为江西省交通运输厅。

从“金控+券商”到“新国盛证券”

2024年开始,国盛金控与其子公司国盛证券,实际上就已经走上了吸收合并之路。国盛金控于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决定,并于2025年2月1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复,吸收合并完成后,原国盛证券解散,国盛金控名称变更为“国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新国盛证券),并依法承接国盛证券各分支机构、业务以及江信基金5400万元出资。证监会要求国盛证券在批复下发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工商注销登记工作,原国盛证券分支机构以及国盛金控也应当在同一时间期限内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工作。这一举动与目前的经营状况相吻合,证券经纪收入本就是国盛金控的主要收入来源,吸收合并国盛证券后,将进一步帮助公司聚焦证券主业,提升国盛证券的品牌效应。

对于吸收合并的后续事项,国盛金控也在半年报中提及,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核准批复文件的要求推进相关合并事项。企查查显示,目前国盛证券仍是国盛金控的全资子公司,二者法定代表人均为刘朝东。

随着吸收合并完成,新“国盛证券”将成为江西首家上市券商。而对于国盛金控来说,此举为公司聚焦主营业务,减少管理层级提供了助益。与此同时,国盛金控也需要着手解决业务结构和区域结构双双失衡的问题。未来的新国盛证券,只有在保持江西本地优势的同时,突破区域局限,优化收入结构,才能真正迎来“质”的突破。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