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皇帝的新“车”:贾跃亭做局,魏建军“借道”

 财中社 迟恩雅  2025-07-25 20:47  2.3w阅读

对比2021年喊出“2025年要实现年销400万台、新能源车占比80%、营收超6000亿元”的宏伟蓝图,如今看更像魏建军一时兴起放的“高射炮”。即便后来预期的2025年130万目标,半年也仅完成四成。

再也没有比贾跃亭更能令资本“动心”的存在了。尽管讲述“皇帝的新‘车’”故事多年,但其在美国的“法拉第未来”(FF)造车“不止”,总能在悬崖处绝壁逢生。

日前,FF在美国揭开其第二款车型FX Super One时,中国网友发现,该车型车身线条、尾灯设计甚至内饰按键布局,与长城汽车(601633/02333)魏牌高山MPV几乎完全重合:两款车唯一的区别,或许就是车前那块可自定义图案的LED巨屏。甚至在FF官网初期宣传文案中,还直接标注“高山9全系标配智能电四驱”。

尽管FF随后紧急删除,但网友们仍纷纷质疑FF抄袭,甚至戏称该车型为“贴了乐视电视的高山”。然而,令业界没想到的是,对于甚嚣尘上的传闻,长城汽车与FF一直未有回应。亿欧汽车更在报道中直指,这款车型就是FF获得魏牌高山合作授权的车型。

按此说法,FF主打的就是一手好算盘。一方面,贾跃亭包装出一款“智能出行终端”,跳过造车痛点,以软件外壳套牢估值与融资;另一方面,FF“施恩”长城汽车,作为其曲线进入美国市场的“资源交换”。

当然,贾跃亭还给魏建军讲了啥故事,目前可知。可是,“大忽悠”贾跃亭与“老实人”魏建军,真能合作共进吗?

资源套利

亿欧汽车报道称,贾跃亭提出了一项“中美汽车产业桥梁战略”——通过FF在美国本土构建的产业支点,连接中美两地汽车市场,帮助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以美国本土生产汽车的身份在美销售。目前,FF已与四家中国主机厂建立合作关系,而长城汽车就是其中一家。魏牌高山车型以FX Super One之名进入美国市场,预计定价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8万元)内。

发布会直播数据显示,该车型一小时内下定量10034台。

FF对资本市场交代;对长城汽车来说,这似乎也是一门不错的生意。换标销售后,长城汽车既规避了高额关税、出口壁垒,以及一系列海外销售阻碍等,以更少的成本直接获取不菲的报酬。毕竟,在国内售价25万元左右的高山,在美国市场“换脸”售价58万元,售价翻了一倍不止。

美国消费者的钱这么容易赚吗?

有报道称,首销破万的订单中,超80%来自租车公司及出行平台(如JC Auto、Sky Horse)的B端采购。或许,贾跃亭意识到C端用户无法支撑自己的“窒息梦想”,因此将销售策略从To C向To B转变,以避开激烈的To C市场竞争,并绘制新的发展蓝图。

从所谓“中美汽车产业桥梁战略”到贴标车型售卖再到“冲量”订单,贾跃亭似乎又“现身说法”给市场上演了一场新大戏。所谓的“暗渡陈仓”,目前来看更像是自圆其说的一套资本闭环。

而传闻中的另一当事人长城汽车,尤其是近两年以“耿直”发言出圈的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却迟迟没有回应。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靠别人上位的合作模式对长城汽车来说,明显处于下位。如果传言不实,按照长城汽车的风格应该会直接予以否认。但随着长城汽车的持续沉默,关于贾跃亭与魏建军合作的传言愈发魔幻。

更“诡异”的是,“大忽悠”贾跃亭这一套“漏洞百出”的故事迷惑住的不止资本市场,甚至还有美国相关部门。有报道称,贾跃亭正致力打造美国新能源的规则与标准。7月23日,贾跃亭计划在华盛顿国会山俱乐部举办产业交流会,和美国议员、官员们聊聊汽车关税、补贴和新能源发展趋势。贾跃亭试图用“造车梦”,打通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当然,截至发稿,产业交流会尚未有最新进展消息。

有趣的是,“疯狂”的传闻令贾跃亭的造车故事再次蒙上了一层“光环”。尽管十一年来造车进度仍停留在PPT中,但贾跃亭的“大戏”从未停歇。

出走美国后,贾跃亭在过去十年还债百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在中国境内仍有约140亿元债务。而自2014年创立至今,FF已斩获超50亿美元融资,成为全球商业史上最坚韧的“造车梦”。在最新获得1.05亿美元融资后,贾跃亭又一轮新戏正在开演。

长城困局

无论传闻真实与否,长城汽车被“合作”背后,是其增长乏力的困境与破局的急迫。

2024年开始,长城汽车选择不再激进转型,而是利润优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城汽车慢了下来。尽管利润确实得以提升,但其销量却逐渐掉队。

二季报显示,长城汽车营收523.48亿元,同比增长7.78%;净利润45.86亿元,同比增长19.46%。财务数字增长背后,销量加成却并不突出。数据显示,1-6月,长城汽车销售新车57万辆,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尽管上半年整体上销量保持了上升趋势,但与业内同行相比,长城汽车1.81%的增长数据,其实不算好看。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002594)累计销售214.6万辆,同比增长33%;吉利汽车(00175)销售140.9万辆,同比增长47%;奇瑞汽车实现14.5%增长,上汽集团(600104)销量也同比增长12.4%。

对比2021年喊出“2025年要实现年销400万台、新能源车占比80%(320万辆)、营收超6000亿元”的宏伟蓝图,如今看更像魏建军一时兴起放的“高射炮”。即便是后来预期的2025年130万销量目标,目前来看半年也仅完成了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长城汽车的规划中,2025年海外市场是重点发力方向,拟通过生态出海和本地化深耕,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将国内新上市的车型推向海外。而出于对海外市场的自信,长城汽车将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定在了52万辆;相较2024年45.41万全年销量,目标增长约14.51%。然而现实是,长城汽车上半年海外销售19.8万辆,仅完成目标的38%。

海外市场增长乏力,或许是这场“合作猜想”背后的主因所在。但深层来看,这种合作模式隐患大于利益,毕竟,FF并无自有平台,所有车辆依赖外采,一旦供应链出了问题,这种“借船出海”行为几乎将毫无抵抗风险之力。而贾跃亭,也没有第二个平台可用。对于长城汽车而言,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并且,按照魏建军此前所说,出海是他这一代汽车人的天命。在他看来,“我们不能好大喜功,我们应该奔着汽车强国去,安全和质量都是用成本来构建的,光是一味地便宜,产品质量极其堪忧。”魏建军甚至还曾直言,“那些财务造假者、产品造假者、不诚信者,就不应该在这个牌桌!”

尽管彼时魏建军并未直接针对谁,但目前来看,句句都可以直指贾跃亭。长城汽车的出海和增长困局,魏建军会给出怎样的解答?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