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汪明琪 2025-07-18 16:26 2.2w阅读
端侧AI凭成本、隐私等优势快速落地,2028年市场将超1.9万亿,AI手机、AIPC成主力,“硬件+订阅”模式重塑价值。
慧博投研近日发布研究报告,对端侧AI行业进行点评。
端侧AI正从“概念验证”迈向规模化落地,凭借成本、能耗、隐私等优势,在手机、PC、可穿戴设备等终端快速渗透,预计2023-2028年市场规模CAGR达58%,2028年超1.9万亿元。
报告指出,端侧AI与云侧AI形成互补:云侧侧重大规模复杂任务,端侧则聚焦本地实时响应,如手机语音识别、PC文档处理等。其核心优势在于降低云端推理成本、减少能耗,且数据本地处理更保障隐私,例如本地AI模型可基于用户行为提供个性化建议,而无需上传敏感数据。
驱动端侧AI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一是算力成本下降,字节跳动通过规模效应将模型价格降至行业标准的15%,DeepSeek通过架构优化将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558万美元(仅为GPT-4o的5.58%);二是市场需求爆发,ChatGPT月活达5.5亿,AI手机、AIPC等硬件快速迭代,2025年AI手机渗透率预计达34%,AIPC出货量将突破1.14亿台。
技术层面,上游硬件是落地关键。AI芯片向异构架构演进,RISC-V开源架构2030年渗透率将超20%,国产厂商如瑞芯微、恒玄科技已推出支持端侧大模型的芯片;内存通过DDR迭代和3D封装提升带宽,电池容量需扩展至6200mAh以上以支撑AI高功耗需求。模型方面,剪枝、量化等压缩技术使百亿参数模型能在终端运行,Agent架构则推动多模态交互(视觉-语言-动作融合)。
设备端,AI手机采用端云混合模式,iPhone 16、华为Mate70等机型支持本地大模型;AIPC搭载“CPU+GPU+NPU”异构芯片,联想、惠普等厂商产品已上市;AI眼镜和耳机成新增长点,2025年全球AI眼镜出货预计550万副,AI耳机销量增长超3倍。商业模式向“硬件+订阅”转型,Oura Ring订阅收入占比20%,毛利率达80%,推动厂商盈利结构升级。
相关企业中,乐鑫科技的ESP32芯片支撑AI玩具与眼镜,瑞芯微RK3588芯片覆盖多算力场景,兆易创新在存储与MCU领域布局车规级产品,恒玄科技6nm芯片适配高端可穿戴设备,均在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
【注】更多研报请上慧博智能策略终端PC版或慧博投资分析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