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让中间商赚差价”到“拥抱中间商”,即将迈入创业十年的瓜子二手车,似乎已经没有新的故事可以讲了。
日前,无论“9.9万买报废车”,还是广州车展推出的每日9.9万元秒杀1台特斯拉,都将“沉寂”已久的瓜子二手车再度推至台前。只不过,时也,势也,时下的瓜子二手车,再不是当年那个影视当红“炸子鸡”孙红雷高呼“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瓜子”,而是成为了二手车商与买家之间的“中间”平台。
“屠龙少年终成龙”,抵不住岁月消磨的瓜子,最终还是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
作为二手车O2O(线上到线下)的先行者,2015年开始,瓜子通过广告效应让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二手车,开始接受网上买卖二手车,在推动市场认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彼时的广告效应,甚至在二手车行业有“瓜子广告叫醒二手车行业的春天”之称。
彼时,瓜子之外,还有优信(UXIN)、人人车,三者也被合称为二手车“三巨头”。但2024年,一切已经都完全不同了。
一向高举高打的瓜子二手车创始人杨浩涌已久不出现在人前,遍布各处轮番广告轰炸的瓜子二手车也不再喧嚣。昔日明星没有了“光环”,也似乎失去了“斗志”。
瓜子,真的甘于平凡了吗?
“烧钱”入局
2015年,杨浩涌在不甘心中退出了自己一手创办的赶集网,只因在资本的撮合之下,赶集网和58同城合并,杨浩涌与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打了近十年的商战也因此落幕。
彼时,杨浩涌唯独拿走了创立于2014年的赶集好车,打算复刻又一个十年。同年9月,赶集好车正式更名为瓜子二手车上线。
在那时的杨浩涌看来,“上帝为你关上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瓜子二手车,就是他的另一扇窗。
2014年开始,二手车成为了最热门的投资领域之一。瓜子诞生之前,国内并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二手车电商存在,但普遍是B2B模式(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易),鲜少与C端用户直接产生联系。优信二手车就是主打B2B的平台,且已经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瓜子想要突围,除非抢夺B端市场,超越优信,或者是开拓全新的C端市场。
瓜子选择了后者。
C2C(个人与个人之间交易),瓜子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通过以“不让中间商赚差价”的精准定位,瓜子直接切入了二手车市场“水深浑浊”的腹地。
杨浩涌认为,二手车领域已经进入了爆发期,瓜子现阶段要采取的是进攻性市场策略,通过线上轰炸式的广告投放和线下地毯式布局扩大城市覆盖量。
杨浩涌采用的办法,则简单粗暴、了无新意,通过延续“烧钱”的宣发习惯,换取“沸水效应”,即要么一举打响、烧到沸点,要么就别浪费柴火。
在资本的支持下,瓜子没有资金短缺的后顾之忧,二手车电商的“烧钱”大战一触即发,孙红雷口中的“瓜子二手车,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广告词开始响彻全国。人人车紧随其后签了黄渤,优信则找来了莱昂纳多。三位顶流明星代言呐喊,以及背后大街小巷的广告轰炸,一度成为当时的“旷世之战”。
2016年,瓜子二手车宣布要投入10亿元做广告投放。到2019年,瓜子的广告投放预算足足有20亿元。杨浩涌曾表示,品牌营销的本质就是让消费者记住你,(为了这个目标),我能投20亿元,就投20亿元,永远不嫌多。
数据显示,2015年二手车电商广告总投入为8.5亿元,2016年达到12亿元,2017年暴增至70亿元,2018年甚至超过了200亿元。
挥金如土的背后,是财大气粗的“金主”撑腰。比如瓜子背后,有腾讯、软银、红杉以及IDG;优信则有百度、高瓴,人人车有腾讯、滴滴以及小米创始人雷军。按照瓜子的公开数据,2016年至2019年间,四轮融资已接近30亿美元(约210亿人民币),估值超百亿元美金。
当然,相较于杨浩涌的主动出击,另外两家实属有点无奈。优信CEO戴琨就曾所表示,“如果没有杨浩涌,优信二手车
🔒
此文章需要登录解锁
登录后即可查看完整内容,解锁更多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