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孙语彤 2025-03-27 11:51 8404阅读
财报披露,商汤2024年末员工数较年中减少21.4%至3756人,印证了2024年底徐立“资源集约化”的内部信要求。
3月26日,被誉为“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00020)发布2024年财报。
2024年,商汤全年营收37.7亿元,同比增长10.8%,净亏损同比收窄33.7%至43.07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同比收窄33.6%至42.78亿元。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亏损为31.43亿元,同比减少42.3%。调整后的EBITDA为亏损30.89亿元,同比减少29.3%。
图片来源:商汤官方公告,下同
生成式AI扛财务大旗
商汤生成式AI业务收入占比超六成,成为最大增长极。2024年,商汤生成式AI业务收入24.04亿元,同比增长103.1%,占总收入比重从2023年的35%跃升至63.7%,覆盖互联网、金融、医疗等领域。同日,商汤宣布将于4月10日发布“日日新大模型6.0”。
商汤CEO徐立表示,模型训练效率提升及推理成本下降是核心驱动力,商汤大装置总算力规模超23000 Petaflops,同比增长92%,国产芯片异构集群资源利用率提升至80%。
传统视觉AI业务收入为11.1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下降至29.5%,智能汽车板块收入2.56亿元,同比下降33.2%。
聚焦1+X架构,减员21.4%
财报披露,商汤2024年末员工数较年中减少21.4%至3756人,印证了2024年底徐立“资源集约化”的内部信要求。业务层面,“1+X”架构成型:“1”为生成式AI核心业务,“X”包括绝影智驾、元萝卜机器人等独立融资板块。(详见财中社《商汤配股:“汤”不换“药”亦不换》)
据报道称,前哪吒汽车智驾负责人王俊平于2月加入商汤绝影;原智驾副总裁石建萍转岗大模型,曾在苹果(APPL)、集度任职的王伟宝接棒。
因车联网业务收缩及客户转向前装合作导致智驾业务收入短期波动,但商汤称绝影将新增定点车型41款,智驾定点车型超1100万辆,2025年将部署端到端方案。
商汤联合创始人兼执行副总裁杨帆称,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了业内首批基于国产地平线(09660)J6算力平台量产车型交付,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将发布基于英伟达(NVDA)最新Thor平台量产UniAD端到端智驾方案。
而针对3月下旬“联合创始人徐冰辞职”传闻,商汤3月23日官方辟谣称未收到执行董事辞呈。在最新发布的2024财报中,徐冰仍然担任执行董事职务。
AI算力轻资产模式
财报会上,徐立回应资本开支质疑,强调软件、算力优化与协同比生成式AI堆算力更重要,他发言称:“如果说我们的推理效率领先行业15%,那么我们在做同样服务的时候,就有15%的利润;如果领先于25%,就有25%的利润,但是领先推理效率或者训练效率也不是一个普适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讲联合优化的价值。”
商汤的转型折射出中国AI企业的生存逻辑,通过生成式AI快速造血,以技术代差对冲硬件投入劣势。商汤2022-2024年的财务数据证实了这一生存逻辑的有效性,期内,商汤归母净亏损从-60.45亿元、-64.40亿元缩窄至-42.78亿元。从巨亏收窄到生成式AI商业化破局,商汤初步验证AI基础设施-模型-应用的闭环能力。
2024商汤研发支出高达41.31亿元,相较2023年的34.66亿元同比增长19.2%。商汤称主要由于增加投资于训练以及微调基座模型,加上开发生成式AI应用而产生的折旧及摊销,以及服务器运营及云服务费用所致。
商汤的国产芯片规模化调度能力、模型迭代与硬件周期错配解决方案,或为行业提供轻资产运营范本。
不过,商汤的智能汽车业务能否借端到端技术扭转颓势,仍需观察其与车企的合作深度及量产节奏。尽管生成式AI业务打开新增长空间,但面对阿里巴巴(09988)等大厂重金投入的AI战略,商汤仍需面对大模型推理成本下降带来的价格竞争压力。随着商汤市值回升到550亿港元,市场对商汤借助生成式AI扭亏的期待加强。
3月27日,商汤年报发布次日,商汤股价低开,午间盘中休市前一度跌幅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