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汪明琪 2025-04-16 18:58 9861阅读
公司董事、董秘孙强被武汉市硚口区监察委员会留置并立案调查,市场担忧的不仅是单一个案,更是公司治理的潜在风险:核心高管长期身兼多职、子公司交叉任职是否滋生权力寻租?
近日,网络安全企业中孚信息(300659)因一纸公告被推上风口浪尖。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孙强被武汉市硚口区监察委员会留置并立案调查,消息甫出,市场哗然。
这位年薪93万元、持股市值超5000万的“元老级”高管,在任职23年后突遭变故,与公司连续三年累计亏损7.58亿元的业绩形成鲜明对比,“高薪与亏损”“个人与集体”成为市场关心的话题。
孙强突遭立案:从“元老”成员到监察对象
孙强的履历堪称中孚信息的“活历史”。自2002年公司成立起,他便以软件工程师身份加入,一路晋升至董事、副总经理、董秘,并兼任多家子公司高管,持股比例达1.56%。
然而,这位年薪近百万、公司第三高的“技术派”高管,却在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缺席,只有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张丽和证券事务代表刘宁参加。彼时公司对孙强未出席原因未作回应,一周后,孙强的留置通知书曝光,其被调查原因仍成谜。
尽管公司坚称“与经营无关”,但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监察机关,其主要职责是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对非公职人员采取留置措施。
这种特殊且突发的情况令市场猜测孙强或涉及行贿、共同职务犯罪等敏感问题。
业绩下滑,薪资在涨
《财中社》注意到,中孚信息近年来业绩不佳。2021年公司营收达12.7亿元峰值,此后却急转直下,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44亿、9.19亿、7.85亿元,同比波动剧烈,三年累计亏损7.58亿元。
即便2024年亏损收窄至1.25亿元,但核心市场华东、华南区域收入依然下滑33.37%和29.99%,政府及事业单位客户收入下滑17.98%且贡献超60%营收,叠加行业需求延后、招投标放缓,中孚信息的“止血”之路依旧漫长。
孙强的高薪与公司业绩的惨淡形成对比。
2021-2024年,孙强的年薪从75.53万元涨至93.36万元,四年累计薪酬超340万元。这种“旱涝保收”的薪酬结构引发投资者质疑:当管理层收入与公司绩效明显脱钩时,所谓的“降本增效”是否仅停留在财报口号?
更深层的矛盾体现在行业困局中。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该行业29家上市公司营收总和同比下降3.4%,超半数企业增速为负。中孚信息主营的保密产品、密码应用等业务,正面临运营商、IT厂商跨界竞争,行业“内卷”加剧。
2024年,公司毛利率提升10个百分点、期间费用同比下降8.6%,但营收规模缩水至不足8亿元,较2021年巅峰近乎腰斩,暴露出“节流难补开源”的致命伤。
孙强事件撕开了中孚信息“稳定管理层”的标签。
尽管公司火速任命财务总监张丽代行董秘职责,但资本市场用脚投票——4月16日股价下跌2.39%,总市值35亿元,PB为2.6倍,动态市盈率-28.07倍。市场担忧的不仅是单一个案,更是公司治理的潜在风险:核心高管长期身兼多职、子公司交叉任职是否滋生权力寻租?更有甚者,中孚信息6成以上的收入来自于政府及事业单位,加之董秘被留置,市场猜测其涉嫌行贿并不是空穴来风。
对投资者而言,此案是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即便身处网络安全这类“高景气”赛道,若内部治理失序、业绩持续失血,所谓“技术壁垒”也可能沦为空中楼阁。
眼下,中孚信息需以更透明的信息披露回应质疑,而投资者则需警惕“故事型”公司的估值陷阱——当“信息安全”企业自身陷入“信息不安全”的漩涡,或许才是最大的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