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成立仅一年的“空壳”公司,一年内通过两次更名、三次股权变更,从康缘药业(600557)“吸金”超2.5亿元,大股东随之退出关联方。
4月24日,康缘药业管理层在2024年度股东会上表示,大股东因合规需要退出关联方。而这一系列交易背后,大股东康缘集团“合规”退股的逻辑,以及关联方之间隐秘的资本纽带,正被层层揭开。
“无实际业务”关联方:更名、退股与2.5亿订单
2023年1月,南通铭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南通铭元”)成立,这家起初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却在成立后迅速成为康缘药业的“关键合作伙伴”。
2023年12月,康缘药业全资子公司康源医药与其签订9445万元的土建合同;2024年7月,双方再签1.63亿元装饰工程协议,两笔交易总额达2.58亿元。
耐人寻味的是,南通铭元的股权结构多次变更:2023年9月,康缘集团入股,两个月后退出,改由全资子公司缘森置业持股;2024年5月,公司更名为江苏新基誉;同年12月12日,再次更名为江苏坤聿,缘森置业退出,南京毅琛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毅琛投资”)接盘67%股权。

两笔关联交易迅速引发监管关注。上交所要求康缘药业说明江苏新基誉的履约能力及交易公允性。回复函显示,除康缘药业订单外江苏新基誉成立之初并无实际业务,2023年全年营收为零,近乎“空壳”。尽管交易所下发监管函,两笔交易仍通过股东大会审议。
霍卫国控制的毅琛投资与康缘系关系匪浅
康缘药业称,大股东退股是出于“合规”需要,但对新股东毅琛投资的背景讳莫如深。
《财中社》发现,毅琛投资也热衷于换“马甲”
🔒
此文章需要登录解锁
登录后即可查看完整内容,解锁更多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