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量化派四战港交所:现金贷阴影与对赌压力下的生死时速

 财中社 孙语彤  2025-04-29 18:53  2.2w阅读

这家成立十年的金融科技公司,在高额负债的困境下,正与资本方上演一场"上市对赌"的“生死时速”。而其背后隐藏的关联交易网络、变相现金贷模式,更成为穿透资本迷局的关键线索。

近日,量化派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备案,而这已经是其第四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了。

这家成立十年的金融科技公司,在高额负债的压力下,正与资本方上演一场上市对赌的“生死时速”。而其背后隐藏的关联交易网络、变相现金贷模式,更成为穿透资本迷局的关键线索。

对赌压力山大

量化派的资本故事始于2014年:1月,创始人周灏创立量科邦集团;11月,量化派前身“量子数科”成立。量科邦凭借现金贷平台"信用钱包"迅速崛起。

周灏的经历十分传奇。2002年,周灏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专业,2008年取得美国莱斯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然而,周灏之后并没有从事与本专业强相关的工作。

2007年到2011年,他先后在Capital One Service, Inc.和Barclays Bank Plc.工作,从高级统计师做到业务策略与风险控制师。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他在摩根士丹利担任风险管理部经理,开始参与投资产品和服务的量化分析。

经典学院派出身的周灏回到中国后进军金融领域,可谓“如鱼得水”,但公司上市却始终“只欠东风”。

当时,“信用钱包”一步步做到业内知名的现金贷贷款超市,助贷规模逐步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2017年9月,量化派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市浪潮中首次赴美IPO,因“美国周遭的不利市场状况”最终未能成行。

之后,量化派分别在2022年6月、2023年2月和2024年5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因经营合规性备受质疑而均未能成功。2024年12月,量化派再次递表。

《财中社》发现,2022年是量化派的转折点。公司首次递表港交所时,附带优先权的金融工具陡增14亿元,2024年上半年末增至16.3亿元,2024年10月底又升至16.86亿元。招股书披露,若未在规定期限上市或实控权变更,投资方有权要求赎回。但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账面现金仅3.35亿元,10月底更仅剩3764万元,面对16亿赎回压力几无招架之力。

图片来源:量化派招股书,下同

2022-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量化派期末的资产负债率均超过220%。2022年年末,公司流动负债从8365万元猛增至14.9亿元,2023年末升至16.86亿元,2024年10月31日又升至20.1亿元。期间净资产均徘徊在-10亿元上下。

量化派执着于上市,一方面是对资金的渴求,一方面是对赌的压力山大。

现金贷阴影不散

2018年,P2P行业监管风暴发生后,量化派被迫业务转型:2020年,量化派将"信用钱包"升级为类电商平台"羊小咩",并于2022年推出本地生活平台"消费地图"。量化派自身也从助贷平台变成了“精准撮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从业务数据看,量化派确已完成“转型”,“金融机构精准撮合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76.8%降至2024上半年的8.3%,商品供应商精准撮合业务收入占比从23.2%跃至87.2%。但"羊小咩"的现金贷阴影始终未散,其用户群体在转型升级前后并未发生根本上的变化,仅仅是平台“换壳更名”。

越来越多的用户投诉佐证了这一点。截至2025年4月,黑猫投诉平台累计超2万条投诉,包括“羊小咩”存在但不限于商品高额溢价、变相高利贷及暴力催收等诸多问题。

与此同时,量化派的招股书似乎表明其助贷业务已经“停止”。量化派声称,2024年9月12日后,已终止相关的助贷业务,并不再从中产生任何收入。但惟有一家金融机构除外,就是鹰潭广达。

鹰潭广达为周灏通过北京量科邦间接控股的贷款公司,截至2024年上半年,已成为量化派的第三大客户,收入为1291万元,占比3.4%。在量化派为了摆脱助贷身份、与其他金融机构终止合作之时,两者于2024年7月签订框架协议,同意由鹰潭广达向通过“羊小咩”购买商品的用户提供信用支付服务,期限持续到2026年12月底。

在往绩记录期间,量化派就分期付款涉及的服务向鹰潭广达收取2%服务费,并给于6个月的信贷期,而这也让量化派的应收账款持续膨胀。截至2024年上半年,量化派应收账款超4亿元,占流动资产总额8.12亿元的一半,周转天数超200天,若鹰潭广达出现经营问题,量化派将面临重大坏账风险。

相比之下,量化派的“消费地图”业务显得落魄,截至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仅1447万元,占总营收3.8%。在众多互联网巨头持续加码本地生活服务的背景下,平台缺乏用户黏性,其平均月活跃用户同比下降近9成,平均月付费用户同比下降近100%。即使“消费地图”转型线上汽车市场,前景仍然存疑。

子公司社保人数异常

除了助贷业务和关联交易雷点外,《财中社》注意到,量化派的公司组织架构同样疑点重重。

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年上半年,量化派在全国共设有5个办事处,拥有129名全职雇员。但据企查查数据,其在杭州、海南的子公司社保参保人数为零,“羊小咩”平台运营主体北京宇动智能社保参保人数仅有5人,而其合约安排公司量子数科社保参保人数却有141人。

这一数据足以证明,量化派在全国设立的多个办事处可能只是几具“空壳”。

或许,港交所聆讯委员会需要量化派回答的关键问题是:当一家公司净资产为-10亿、核心业务合规性存疑时,是否还能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故事赢得资本市场信任?

答案可能藏在招股书第63页的风险提示中:"概不保证我们日后不会遇到流动资金问题"——这或许是对投资者最诚实的警告。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