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杨楚欣 2025-09-08 11:41 2.5w阅读
9月8日,银河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医药行业经营结构性分化,研发外包服务表现...
9月8日,银河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医药行业经营结构性分化,研发外包服务表现亮眼。
202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下降0.7%,归母净利润增长1.5%,扣非归母净利润下降5.3%。上半年行业收入持平略降,利润端因一季度部分板块业绩复苏而回升,二季度再次下滑。上半年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叠加医保控费压力较大,医药行业整体经营承压。细分板块内部分化较为明显,行业结构性修复趋势显现,其中化学制剂板块开启创新转型,部分创新药产品通过海外BD带来一次性收益;研发外包服务订单复苏回暖,业绩表现亮眼;生物制品板块逐渐恢复至常态,医疗商业板块仍位于调整周期;医疗器械和诊断板块受集采扩面、DRG控费、医院检验互认等政策影响较大,短期内需求承压;中药板块感冒退烧药仍位于去库存周期,OTC院外消费品市场景气度较低。
医药行业盈利能力和运营质量位于低位。202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平均毛利率48.7%,平均净利率15.1%,较去年分别下降1.1%、0.8%,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位于历史低位。销售费用率较去年下降0.3%;研发费用率提升0.1%;医药公司实施降本增效战略,将更多资源倾斜至创新研发领域。运营质量方面,2025年上半年医药行业净资产收益率ROE为3.9%,较去年下降0.7%;位于历史低位。应收账款账期较去年缩短21.9天,反映部分企业运营效率提升;存货周转天数较去年延长30.8天;渠道库存积压仍较多。
创新药龙头率先盈利,多重利好驱动价值回归。2025年上半年多家创新药企业核心产品持续商业化放量,其中泽布替尼、伏美替尼等创新大单品销量超预期;驱动公司业绩增长伴随利润端边际改善,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创新药龙头上半年率先盈利。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创新药产业链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支付端和进院环节持续优化,创新药产业发展瓶颈有望解决;同时全球主要央行利率呈降息趋势,利于创新药企业长期估值提升。
医药行业表现弱于沪深300。截至2025年9月3日,医药行业一年滚动市盈率为40.74倍,沪深300为14.14倍。医药股市盈率相对于沪深300溢价率当前值为188.09%,历史均值为168.02%,当前值较2005年以来的平均值高20.07个百分点。2023年初至2025年9月3日,SW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63%,沪深300上涨15.98%,医药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低14.3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