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历史清空

春光集团IPO疑云:业绩承压、财务乱象与集资争议

 财中社 李旼  2025-10-09 17:52  1.3w阅读

核心业务增长乏力、应收账款高企、财务内控漏洞、关联交易疑云、无牌照集资争议及股权代持,交织成一张复杂的风险网。监管层的多轮问询直指问题核心。尽管公司声称整改完成,但事实的复杂性令上市之路充满不确定性。

山东春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光集团”)冲刺创业板IPO(首次公开募股),频频被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问询。核心业务增长乏力、应收账款高企、财务内控漏洞频发、无牌照集资争议等一系列问题,令其上市前景蒙上浓重迷雾。

核心业务增长乏力,价格内卷掣肘

春光集团的命脉在磁粉。该业务占到公司营收八成以上,应用场景覆盖新能源汽车和通信电源,看似风口行业,却难以摆脱“量增价跌”的怪圈。2022-2024年,其核心产品收入波动明显,分别为8.37亿元、7.56亿元和8.82亿元,2023年同比下滑近10%。主要原因是产品单价持续下跌,2023年磁粉均价从1.09万元/吨降至0.92万元/吨,2024年进一步跌至0.87万元/吨,累计跌幅超20%。

行业数据显示,2021-2023年,国内软磁铁氧体销售额从112.2亿元降至90.72亿元,销量增长趋缓。春光集团的业绩表现与行业趋势一致,但其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22-2024年分别为17.19%、21.27%和20.89%,不及行业均值24.84%、24.81%、22.41%,凸显其在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壁垒和溢价能力不足。

公司其他业务,如磁心、电子元器件等子公司,持续亏损,未能形成有效增长点。

因此,深交所多次问询其核心产品成长性及创业板定位,要求说明未来业务拓展的可行性。

应收账款激增,盈利质量堪忧

营收没涨多少,应收却越挂越多。

2022-2024年,春光集团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50亿元、2.74亿元和3.58亿元,占收入比例从24.67%升至33.3%。尤其在2023年,营收下滑0.75亿元,应收账款反而增加2400万元,2024年应收更激增8500万元。逾期金额逐年上升,2024年末逼近1亿元,坏账风险加大。

🔒

此文章需要登录解锁

登录后即可查看完整内容,解锁更多优质文章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