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杨楚欣 2025-05-14 19:33 2.0w阅读
锴威特目前的经营困境折射出功率半导体行业周期波动与国产替代进程中的阵痛。短期需紧盯存货去化与回款效率,中长期则依赖技术突破与高端市场渗透。
近日,锴威特(688693)回复2024年报监管问询函,解释了营收、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高额费用支出、大规模存货等痛点的指出表明其经营前景正处于一团迷雾中。
多重因素叠加冲击,营收与利润大幅下滑
2024年,锴威特实现营收1.3亿元,较上年下降 39.12%;亏损9719 万元,由盈转亏;毛利率为35.46%,比上年减少9.51 个百分点。问询函指出公司营收、利润均大幅下滑,并质疑下滑趋势是否会继续。
回复函中,公司将业绩下滑归因于多因素。2024年,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因2021年“缺芯潮”后产能集中释放,呈现出供需失衡加剧,价格战白热化的局面;且2024年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导致市场表现整体不佳,对锴威特的营收和毛利率造成了不利影响。
2024年,公司功率器件毛利率同比骤降11.9个百分点至5.54%,功率IC毛利率亦下滑3.27个百分点至90.17%,技术服务毛利率5.4%,同比减少61.61个百分点。
同时,消费电子市场低迷、高可靠领域需求不足,导致功率器件、功率IC和技术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均出现下滑。功率器件业务受消费电子市场低迷影响,销售额同比下降41.63%;功率IC业务受高可靠领域需求疲软影响,销售额下降 25.86%;技术服务业务则因客户定制需求减少,收入同比下降62.63%。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半导体行业整体承压,但同行业公司业绩表现分化。例如,新洁能(605111)和士兰微(600460)在2024年仍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而成都华微(688709)、振华风光(688439)侧重高可靠领域的公司,则与锴威特一样出现了业绩下滑。
图片来源:锴威特公告
费用激增,投入与回报失衡加剧经营压力
虽面临业绩下滑,但在2024年,锴威特研发费用同比增加62.85%至5866万元,占营收比重高达 45.08%。高额的研发支出与成果转化周期长之间的矛盾让公司的利润空间再次被压缩,未来又能否真正转化成实际效益仍存疑。
此外,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为1948万元、3426万元,同比增长85.50%、21.31%,公司表示因在2024年新设市场部、扩充销售团队、增加推广投入所致。然而,受国际巨头本土化策略挤压,叠加国内同行价格战,公司销售投入并未带来预期订单增长。
而年审会计师的意见为: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的增长均符合公司的经营策略,具有合理性。
高额存货与应收账款风险,导致经营“亮红灯”
年报显示,报告期末锴威特的存货账面余额1.69 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137.69%;存货跌价准备余额 5515万元,其中库存商品存货跌价准备余额4941万元,存货周转天数从390.96天延长至545.04 天。问询函对此质疑是否存在订单无法履行、销售退回、产品滞销等情况。
公司表示库存商品较多主要系公司高可靠领域备货,且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类产品销售下降导致存货上升所致。同时,由于相关市场领域竞争格局、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公司存货销售结转不及预期。然而,高可靠领域备货未披露具体客户或订单落实情况,是否存在“盲目扩产”风险?
高额存货积压的同时,公司还面临资金流压力。2024年年末,公司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账面金额分别为 2609万元、7910万元,同比变动 92.89%、-16.96%。应收票据中商业承兑汇票账面金额2364万元,同比增长110.13%,坏账计提比例为16.05%,较2023年大幅上涨。
公司对此的解释为:相关客户具有一定的还款能力且信誉较好,应收账款可收回风险较低。但应收票据激增是否意味着客户付款周期拉长、公司在议价中的被动地位进一步加深?
拨云见日,锴威特路在何方?
锴威特目前的经营困境折射出功率半导体行业周期波动与国产替代进程中的阵痛。短期需紧盯存货去化与回款效率,中长期则依赖技术突破与高端市场渗透。
回复函中,锴威特也阐述了未来的发展战略,即“功率器件+功率IC融合”,并向工控、新能源等领域拓展。然而,新战略能否成功实施以及能否有效应对当前的经营困境,仍存在不确定性。若战略实施顺利,公司或可依托研发积累在行业复苏周期中抢占先机,但转型成效仍需时间验证。
2025年一季度,锴威特营收4483万元,同比增长100.9%,亏损已同比收窄至1283万元,但尚不足以逆转整体颓势。锴威特能否在下一轮行业复苏中依靠技术与战略突围,仍取决于其对内控、市场节奏与产品力的深度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