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历史清空

华安证券2.68%股份无偿划转,国资整合背后多项挑战待解

 财中社 翦音志  2025-09-25 14:30  1.7w阅读

安徽能源集团将其持有的华安证券股份无偿划转至全资子公司皖能资本,股权结构优化背后是华安证券面临的诸多挑战。

9月25日,华安证券(600909)发布公告称,其股东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全部2.68%股权(约1.25亿股) 以无偿划转方式转入全资子公司安徽省皖能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名下。此举属于国有企业内部资产调整,目的在于提升金融股权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划转完成后,安徽能源集团不再直接持有华安证券股份,皖能资本将承接相应股权,并延续原有的一致行动人关系。安徽国控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并持有的华安证券股份总量保持不变。

内部股权调整

本次股权划转是安徽省国有企业内部资产结构调整的一部分。涉及股份总数为125476294股,全部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华安证券总股本的2.68%。安徽能源集团将其持有的华安证券股份无偿划转给全资子公司皖能资本,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主体间资产转移。划转后,皖能资本承诺继续履行安徽能源集团此前签署的《一致行动人协议》中的所有义务和权利,确保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关系的稳定性。

早在2020年6月,安徽国控集团就与安徽能源集团、安徽交控资本等股东单位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形成了稳定的股权结构网络。而此次股权内部划转并不会改变实际控制关系,华安证券的控股股东仍为安徽国控集团,安徽省国资委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地位不变。

事实上,地方国资将金融股权划转至专业平台进行集中管理,已成为当前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皖能资本作为安徽能源集团旗下专业的资本运作平台,成立于2021年8月,注册资本30亿元,其业务范围更适合持有和管理华安证券这类金融股权。

合规与业务发展的挑战

尽管股权结构在优化,华安证券的经营仍面临诸多挑战。

近期,公司因合规问题受到监管关注,四川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显示,华安证券成都某营业部员工因向客户推荐违规金融产品导致客户损失。公司核心业务表现也不理想。2024年,华安证券投行业务收入不足9000万元,在总营收中占比低于2%。全年仅完成1单创业板IPO提交注册,业务承揽能力仍待提升。

此外,华安证券内部管理也同样值得关注,2024年,公司职工薪酬总额增长33.14%,高管总薪酬却下降42.47%。两年内,公司财务总监龚胜昔辞职,副总经理顾勇、周庆华离任,三名独立董事曹啸、李晓玲、郑振龙也先后辞职。在高管团队频繁变动之时,如何保持团队稳定性和凝聚力成为公司需要面对的问题。

另外,区域竞争也同样存在。2025年上半年,华安证券营收28.08亿元、归母净利润10.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09%、44.94%。而同属安徽省内的国元证券(000728)则实现营收33.97亿元、归母净利14.05亿元,规模与资本体量仍领先于华安证券,而华安证券则以更高的增速在追赶。省级国资通过平台化管理,有利于在机构客群、投行承销、同业投资与科技投入等方面进行差异化协同,避免同业“内卷式竞争”。

创新业务寻突破

面对挑战,华安证券也在积极通过创新业务寻找增长点。近期,华安资管作为计划管理人的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项目成功发行,优先级票面利率1.86%,创同类产品历史新低。该创新产品为20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融资解决方案,盘活了80件授权专利,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

2025年5月,华安证券还成功发行了安徽省首单金融机构科技创新债券,规模5亿元,票面利率1.98%。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发展。

华安证券此次股权划转是地方国资优化金融资产管理的一个缩影。将专业事交给专业平台,已成为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的普遍做法。但公司能否借此契机实现业务突破,还有待市场检验。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