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昂瑞微”)通过上会审议。
作为国内射频前端芯片领域的知名企业,昂瑞微的IPO进程一直备受市场关注。在其披露的问询函及回复中,诸多问题被摆上台面:从越秀产业基金员工股权代持,到主要客户采购额骤降74%,再到股东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这些问题的背后,隐藏着这家芯片企业怎样的上市隐忧?
违规代持嫌疑
在问询函回复中,昂瑞微披露了一起历史股权代持事件,引发了市场对广州越秀产业投资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国有私募机构合规操作的质疑。
根据披露,2019年11月,公司原股东北京瞪羚向广州同进和朱彬转让标的股权,其中朱彬以500万元对价受让昂瑞微20.71万元注册资本,但16.568万元实际上是为吴煜等8名自然人代持。这8名被代持人分别是:吴煜、赖嘉俊、王爱华、董海龙、谢添豪、曹钟斌、林玮昱、苏海弘。对此,昂瑞微解释称,这8名被代持人彼时均为越秀产业基金的员工,而越秀产业基金作为广州同进的管理方,内部规定负责项目投资的相关人员应参与项目跟投。之所以由朱彬代持,原因在于时间紧张,且未设员工专门平台,所以只能以个人名义“统一代持”员工份额。
问题在于,从公司性质来看,越秀产业基金是一家国有私募机构,也就是国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国企领导班子成员和负责经营管理的负责人不能投资入股本企业的关联企业、同类经营企业。
8名被代持人中,有2名身份比较特殊。
其一是持股第二多的董海龙,天眼查显示,越秀产业基金副总裁同样名为“董
🔒
此文章需要登录解锁
登录后即可查看完整内容,解锁更多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