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低价“双刃剑”:零跑汽车的荣耀与隐忧

 财中社 万云  2025-07-02 20:38  3.2w阅读

对零跑而言,若想在智能革命中突围,亟需在资本层面获取更多输血以支撑技术攻坚,同时加速弥补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断层。而这一战略落地的前提, 低价走量的生存惯性与技术投入的长远布局之间须找到精准的平衡点。

7月1日,零跑汽车(09863)6月交付数据出炉,全月交付48006辆,同比增幅高达138%;上半年累计交付量达221664辆。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零跑再成行业焦点。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零跑汽车凭借降本增效策略实现市场突围,但与此同时,降本增效也导致零跑汽车的中低端车定位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智中越发“牢固”。

此外,在2024年Q4首次实现季度盈利后,2025年一季度零跑重新陷入亏损境地。在中高端车型高毛利升级困境面前,零跑的品牌升级及智驾不足该如何改善?

低价形象挥之不去

一直以来,零跑汽车凭借 “低价高配” 的策略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旗下车型如零跑 C10、C11和C16等,在同价位车型中配置优势明显,吸引了大量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以2025年推出的B10车型为例,搭载激光雷达智驾版,预售价仅12.98万元,将原本20万元以上才能拥有的高端配置以 “白菜价” 推向市场。这样的定价策略,精准击中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群体。

在同价位区间,其他品牌车型可能仅配备基础的驾驶辅助功能,而零跑B10却能提供诸如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等先进智能驾驶功能,使得消费者仅需花费较少的预算,就能体验到中高端车型的配置。这种极具冲击力的定价,迅速打开了市场局面。

也是基于此,2024年零跑累计交付29.37万辆、稳居造车新势力前三的优势积累下,零跑B10在上市一小时后,订单达到 15010 辆,激光雷达版本占比达 70%+,基本奠定爆款属性。

但这种策略也使得零跑汽车在消费者心中贴上了 “低价” 标签,品牌溢价能力较弱,在与比亚迪(002594)、吉利(00175)等传统车企以及蔚来(09866)、理想(02015)等新势力高端品牌竞争时,处于劣势地位。

零跑创始人朱江明曾豪言“我们连雨刮器都要自己研发”。这种对自研的执着,正是零跑降本增效的关键。通过自研电池、电驱系统、车机芯片等核心部件,零跑成功将整车成本60%的核心部件握在手中。

而坚持全域自研,通过技术集成化降低成本,也让领跑汽车在成本控制方面展现出强大实力。

以车机芯片为例,零跑汽车在芯片设计上采取了全域自研的策略,凌芯01芯片替代了外购的AI芯片,使智能驾驶系统的成本降至行业均值的1/3‌。在电池领域,零跑自研的 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减少了电池包与底盘之间的冗余结构,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升了车辆的空间利用率和续航表现。在电驱系统方面,零跑自主研发的油冷电驱技术,相比传统水冷电驱,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财报显示,截至 2024 年 3 月,零跑累计实现降本分别为 16%、16%、10%,18 个月累计降本超 40%。

零跑在2024年Q4财报中表示,“公司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也是净利转正的重要原因。”

除了自研外,零跑还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与优化生产流程来降低成本。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零跑实现了零部件采购的规模化,从而在与供应商谈判时获得更有利的价格。同时,通过对生产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环节中的浪费,进一步压缩成本。2024 年零跑汽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84.7亿元,同比增长684%。

成本与智驾短板并存

极致降本的背后,零跑汽车也存在不少隐忧。财中社注意到,在某社交平台上,对于零跑汽车的维权贴较多,其中,涉及质量问题的包括异响、车机卡顿等问题。

有车主向某网站投诉称,其驾驶的零跑C10在解锁后出现仪表和中控黑屏的情况,并且无法挂挡行驶,在等待10分钟后,屏幕恢复显示,但此后在行驶不到10分钟后,仪表盘故障灯亮起。在通过重启车机后,情况依然没有改善。车主在4S店检查也未查出问题。此后,厂家反馈称是车机软件版本的偶发问题。此外,零跑 C11 等车型的车主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车机系统 OTA 升级缓慢。

这也表明,零跑部分车型采用自研芯片虽降低了成本,但在性能上与主流芯片存在较大差距。比如,凌芯01自动驾驶芯片算力仅8.4TOPS,而2019年特斯拉(TSLA)量产的FSD(完全自动驾驶)芯片算力便高达72TOPS。

此外,零跑汽车虽然一直强调技术自研,但在研发投入上与头部车企仍有不小的差距。从财务数据来看,2019-2023年,五年间零跑汽车累计研发支出仅47亿元,2024年研发投入23.7亿元,但72%资金用于旧平台兼容性改造,仅有28%投入新架构研发。

有业内专家表示,当华为ADS 3.0、小鹏(09868)XNGP已实现城市领航时,零跑的智驾仍停留在L2+水平。零跑当前的智驾方案与头部企业无图化城市NOA存在18个月技术代差。

在智能驾驶的追赶之路上,零跑汽车面临着算力、算法、数据、团队及供应链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些都需要巨额的投入,而零跑汽车的毛利率却远低于竞争对手。根据财报数据,2025年一季度,零跑的毛利率仅为14.9%,而理想、赛力斯(601127)等竞争对手的毛利率则高达20%以上。不高的毛利率和高投入之间,零跑汽车需要找到微妙的平衡。

除了智驾外,在其他硬件配置方面,为了控制成本,零跑也做出了一定妥协。在硬件配置方面,零跑部分车型为控制成本,入门版缺失激光雷达,智驾能力受限。在算法迭代和系统稳定性上,零跑C10同样表现不佳,算法迭代慢,偶发犹豫需人工接管概率高。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智能驾驶正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核心竞争维度,2025年搭载领航驾驶方案的乘用车新车销量有望突破 500万辆大关,对应渗透率将超20%;而到2026 年,这一市场规模预计将实现60%-100%的爆发式增长。在此趋势下,具备城市NOA能力已成为车企角逐高端市场的 “入场券”,行业共识已然形成。

对零跑而言,若想在这场智能革命中实现突围,亟需在资本层面获取更多输血以支撑技术攻坚,同时加速弥补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断层与数据积累短板。而这一战略落地的前提,在于零跑必须在 “低价走量” 的生存惯性与 “技术投入” 的长远布局之间找到精准的平衡点。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