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正式启动发行 东方红资管千万自购

 财中社 高尚  2025-05-27 18:30  4.2w阅读

从规模驱动到收益驱动,首批16只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集中发行;同时,东方红资管公告称率先自购1000万元强化利益绑定。

5月27日,东方红资产管理发布公告宣布,将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认购旗下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作为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后首家宣布自购的机构,这一举措进一步强化了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同日,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正式启动发行,汇添富、广发、平安等头部机构均参与其中,标志着我国公募基金产品创新踏入全新阶段。在监管层倡导行业“重回报、重长期”的政策导向下,浮动费率机制的落地或将重构行业生态,推动公募基金从规模驱动向投资者收益驱动转型。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集中发行

东方红资管此次自购的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A类:024429;C类:024430)由资深基金经理周云管理,发行首日即吸引近4亿元资金认购,其中浦发银行托管渠道贡献超半数份额,初步展现市场对浮动费率产品的认可。

与东方红资管同步,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集中发售,产品类型均为偏股混合型,募集截止时间集中在6月中下旬。数据显示,这批基金均以沪深300、中证800等主流宽基指数为业绩比较基准,A股权益投资比例在55%-80%区间,港股配置比例控制在5%-20%,体现了风险收益平衡的产品设计理念。

此次自购与产品发行的联动释放多重信号:一方面,基金公司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向市场传递对产品长期价值的信心;另一方面,监管层推动的浮动费率改革已从政策框架转入实操阶段。自2025年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后,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仅用两周时间完成申报、获批及发行,创下行业效率新纪录。业内人士指出,自购或成为行业常态,头部机构将加速布局此类产品,推动行业向“重投资者收益”转型。

浮动费率机制:业绩挂钩与双向调节

与传统固定费率模式不同,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管理费收取与投资者持有时间、基金业绩表现深度挂钩。以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为例,投资者持有满一年后,管理费将根据年化收益率分三档收取:当收益率超越业绩基准6%且为正时,适用1.5%的升档费率;若收益率低于基准3%,则适用0.6%的降档费率;其他情况按基准档1.2%收取。

市场分析指出,浮动费率基金的普及将加剧行业分化:具备强大投研实力与风控能力的头部机构,有望通过差异化费率吸引资金;中小公司则需在细分领域寻求突破。

对投资者而言,选择此类产品需重点关注三方面:一是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稳定性,首批产品多由从业超10年、管理经验丰富的“双十”基金经理(指从业年限超10年、管理基金年限超10年)管理;二是业绩比较基准的合理性,如中证800指数覆盖全市场,适合均衡型产品定位;三是费率档位设计的科学性,避免因短期市场波动导致费率频繁调整。

东方红资管自购与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标志着公募基金从“规模驱动”向“投资者收益驱动”转型加速,管理费与业绩挂钩机制让机构与投资者利益绑定更紧密。对行业而言,这意味着“靠规模吃饭”的旧模式生变,不过未来能否真正提升投资者回报,依旧要看产品的长期运作成效。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