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历史清空

无招“出招”

 财中社 赵寒  2025-08-27 23:06  7232阅读

“他说得挺对的,但飞书做得不一定就是对的。”无招说,“我就没把他们当对手。AI时代有啥对手?现在才刚刚到AI钉钉1.0版本,大家都是从零开始。”

8月24日晚上,面对300多页的PPT,无招(钉钉创始人、CEO陈航)想把它压缩到一百六七十页,但删来改去,PPT仍然还是有两百多页,就再也删不下去了。

阔别四载,回归四月,面对钉钉AI(人工智能)化的星辰大海,无招有太多想对外讲的。于是,8月25日的两个小时,无招开启“泄洪式”发布。

酷似“奏折批阅”的AI交互助手“钉钉ONE”,打通所有数据并给信息访问都加了权限的“AI搜问”,用了1亿小时音频训练、准确率至少90%的“AI听记”,与阿里(09988)云极限合作、百万行运行比“友商”快1倍不止的“AI表格”,一款最高售价799元的AI录音硬件“钉钉DingTalk A1”;

对客服场景进行全面重构、把真实客户满意度从30%提升至80%、成本却下降了90%的“AI客服”,对整个销售过程进行透明化管理、实现了AI销售助理、AI质检和AI智能洞察的“AI营销服”,把老师每天批改作业时间从2小时节省到10分钟、顺手建立共性错题本及学生个体错题本的“AI作业批改”;

包括市场调研助理、财税助理、法务助理、设计助理、社媒运营助理五个AI Agent(智能体),为中小初创企业提供的一站式“钉钉AI创业助理”;针对中大型企业3类场景、9大设计能力,可提供专属品牌、专属存储、专属部署、专属AI的可定制“你的钉钉”;

AI时代进行升级的应用中心,包含全新的严选应用市场、AI硬件市场、AI模板市场、AI助理市场、“客户说”社区的“钉钉AI应用服务市场”;

将传统的SaaS下买应用和服务、效果未知的商业模式,调整为用Agent+数据的方式、变成结果交付模式,结果OK再付钱;

同时搭建企业级的AI Agent市场,提供Agent开发者支持、行业评测支持和商业环境支持,并全面升级钉钉的企业服务体系:在全国200个城市搭建服务网络,只要客户有要求,就上门服务,并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分享经验和案例,帮助其决策如何循序渐进地采用AI;提供AI应用工程师的普惠培训,准备打造100万名AI应用工程师……

“时不我待,时不我待。”一如无招发布会后受访时的坦陈心迹,“觉得时间都不够用嘛。”

创业状态

短短四个月内,如此庞大的产品体系调整,无招发布钉钉8.0暨AI钉钉1.0,可以简单归结为“总共对1850个需求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修复了574项用户反馈的问题,并在20多条产品线上进行了全面优化”,内部秘密建立起十多个直接向其本人汇报的产品创新团队。

作为“超级激进、超级努力”的钉钉第一产品经理,无招快速进入状态和节奏的秘诀是,“安内必先攘外”。

在他看来,“客户的看法往往比内部更为重要”,好的产品自然会说话,这是其从创立钉钉就确立、做趋势分析的“方法论”。也因此,回到钉钉的第一天起,无招就开启了拜访客户的紧密行程,“分成几个地域,小中大企业,全拜访。”

半个月的“查产品问题”过程中,无招内部启动“查组织问题”。他发现,不仅是钉钉产品较臃肿,不够简洁高效,团队内部很少有人真正认知和理解为什么要做AI,甚至因为钉钉的“大企业病”,很多人并不理解其“创业”心态、加班查岗等行为,“本来我们拼了命地在做产品,结果天天要在热搜上搏斗。”

也因此,除了要和外部客户建立共识外,无招也要将内部团队“打造成志同道合的一帮人”。

“我每个团队都走了一遍,每个产研团队都讲了一遍我对未来的想法,这个团队首先要找到相信的人。”无招受访时表示,因为不希望产生信息失真,但自己和一线之间1000多人,不可能每个人单独聊天,所以就以团队为单位,跟整个团队的产品基层人员一起开沟通会,把他自己相信的“为什么”讲清楚,取得团队的认可,内部拧成一股绳。

“我会把每一次的为什么说清楚,你们如果在为什么上有疑问我们可以讨论,讨论过程中如果没有对与错,如果只有一个选择,那就听我的。”无招说,他想跟大家一起做个改变世界的产品,但如果有人因此觉得太辛苦,那就只能是“双向选择”。

“大公司里面会有不同的人。有的人是以创业的态度加入的,想自己做点事情,改变世界;也有人就想安安静静地工作,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无招表示,“这没有对错,只是选择。我觉得会存在双向选择。如果我们钉钉要重新实现一次创新,去改变世界的话,那我们肯定需要创业者。”

在首次发布的智能硬件DingTalk A1项目里,无招透露,大约有四五十人投入四个月,每天睡觉不超过5个小时,“确实是一种创业的风格、创业状态。

AI信仰

无招与团队内想保持工作生活平衡的“非创业状态”之所以看法不同,一个重要原因是双方对AI的认知不同。

在2020年底离开钉钉创立HHO后,“小公司”创业,让其对企业、平台的认知会有很多不同的理解。而当2025年3月底阿里收购HHO以让无招回归,其要承担树立钉钉作为阿里To B入口平台使命的紧迫性,也与一般员工“只是一个AI应用或者AI功能”的理解完全不同。

“创业的时候,那种Passion,相信的力量首先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能力。如果我们知道未来的方向,我相信你因为你有激情和热爱,你自然会自我学习,自我驱动。”无招说。

而在HHO、创业资源相对“窘迫”的无招,深知只有阿里旗下的钉钉,有可能提供算力、模型、人才、资源等的舞台,帮助其实现钉钉成为“AI时代工作方式”的梦想。

“2024年帮其他企业做智能识别服务,有一个做‘猫智能识别’的产品,国外客户希望我们用设备去帮他们做识别。但我们发现,技术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智能识别。我当时意识到,其实我们人是在帮助AI去认知真实的物理世界,这是一个关键的过程。”无招说,自己一开始对AI的理解也还是工具,ChatGPT、豆包、Kimi 什么的,但2024年下半年的这次“猫智能识别”事件,才促使自己意识到“AI不再只是工具”。

“我当时想,要是我在AI时代再做一次钉钉该怎么做。我觉得用AI提升效率可能是属于上个时代的事了,用AI实现生产力变革才是真正的AI 工作方式。”无招说,而要用AI实现生产力变革,基本点是要让AI真正理解物理世界,要自我决策,“如果AI的决策上限依然是人,本质上还是在提升效率,只有让AI形成自我决策,才可能变成人辅助AI,理解物理世界,然后在物理世界展开决策与行动。所以我觉得AI时代的新的产品经理,应该基于人如何辅助AI理解世界,而不是用AI去解决一些问题。”

飞速成长的AI也给了无招上述判断更多的信心。从AI学习代码库、百科等互联网所有知识,到AI可以生成大约50%的前端代码,再到Agent可以处理一些复杂任务,甚至能够自己编排、自己运行帮助解决很多具体问题,AI不断拓展其能力边界。

“如果AI能真正理解物理世界,对物理世界有直接连接,它对物理世界本质的理解深度,会立刻超越人类,极大地拓展人类的整体边界,我觉得这个时代必将到来。”无招说,这也是其相信钉钉会从效率工具跃升为“生产力变革工具”的“AI信仰”。

“要选对人,你要想明白能吸引什么样的人、看重什么样的人。你总能闻到和你有同样味道的人。”无招说,他回归后,让所有产品经理进行Review,看大家到底怎样思考;然后又去拜访所有的客户,这时候就能看出来哪些人有想象力、有创新的苗头。

而为了闻到更多和自己有同样“味道”的人,无招在钉钉内部力推扁平化,他将自己的工位和所有人一样,放在大开间而非办公室里,和大家用同样的普通电脑桌而非老板台;任何员工包括实习生,都可以直接找到无招交流产品思路并主动申报“创新项目”。如果这些创新想法能够说服无招,方案申报人便可以成为“创新小组”负责人,并直接向无招汇报产品。

虎嗅报道称,截至目前钉钉内部成立了十余个创新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个AI场景或者工具。无招对于所有创新小组的要求是“快速迭代”,并按照“共创三部曲”进行考核。在迭代上,钉钉整体保持每周迭代、AI场景和工具基本上保持两周内一个关键更新。

共创三部曲是钉钉早期曾经采用过的方法:首先要有一个idea并在内部推演通过,其次要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第三步要拿给陌生人反复测试并得到客观反馈。经过这三部曲验证后的工具、功能、产品,才会获得存活的机会。

一个钉钉

在统一内外共识、搭建有更强自驱力创业心态团队的过程中,无招针对“非共识”者的不近人情时有所闻。而这,既与阿里赋予钉钉和无招的重担有关,也与AI时代提供给阿里和钉钉的机会、挑战相关。

“我离开钉钉之前,当时钉钉就是中国的钉钉,边界就是中国的6300万中小企业。包括我们的竞对也是,基本就是在沟通和协同层面的产品,并没有做过AI时代应该有的样子,也没有在海外和竞争对手形成代差。”无招透露,“但AI浪潮的到来,给了我们机会,去成为全球工作方式的代表。”

在确认了是“人辅助AI”而非“AI辅助人”的前提判断下,无招在客户走访调研中敏锐意识到,全球化是AI钉钉的“突破口”之一。

“过去,企业出海后,员工可能会使用钉钉、微信、Teams等不同工具,语言、时区、文化各不相同,收发海外邮件也时常遇到连接问题。同时,在合规层面上,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数据合规要求,企业常常会碰到困难。而在成本上,中国企业一旦出海,就会发现那些在国内唾手可得的功能,在海外组合起来,价格非常昂贵。”无招说,面对中国企业的出海需求,其对钉钉的全球化能力进行了重构——提出“一个钉钉”解决方案。

在“一个钉钉”解决方案下,出海企业国内总部、海外分公司,全部建立统一工作方式:多语言实时翻译解决语言和文化问题;跨时区会议协作和时区自动同步,解决时区困扰;邮件服务器部署在全球各地,以解决互联互通;针对企业出海国内海外不同应用造成的“数据孤岛”或同一应用数据计算服务器部署在一个国家可能引起的数据合规问题,“一个钉钉”会根据企业所在地进行部署,实现存储和计算分离,确保在欧洲、美国、东南亚都能合规使用。

此外,“一个钉钉”还将主流沟通协同软件的价格打了下来:IM、会议、邮件、文档所有功能,平均价格大约在2000多元人民币/人•年,而“一个钉钉”能满足所有能力,最终价格可以做到500元/人•年,成本大幅降低75%。

“洛阳钼业(603993)采用钉钉后,在‘一个钉钉’上全面实现了统一的沟通平台、工作台、组织文化和审批流。我们也帮助宁德时代(300750/03750)在全球数万名员工之间,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边界;帮助蚂蚁国际在出海过程中,满足了分布式部署和数据审计的需求;还帮助新加坡的中国航油,完成了员工从原有系统到钉钉的无缝迁移,并实现了全球网络加速。”无招表示,钉钉已经帮助2000多家企业实现了全球统一办公,遍布76个国家,“助力中国企业从全球商品的生产者,成长为全球商品的设计者,再到全球品牌的定义者。”

全面对标

除了发布产品、宣讲理念外,无招也不时回应“友商”此前发布会上给出的“大招”。

譬如,针对飞书CEO谢欣此前发布会所称、飞书多维表格2025年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支持1000万热行、实时协作人数支持1000人级别,并迈入毫秒级响应时代,无招直接现场演示并给出数据:通过O-Table驱动的钉钉AI表格百万行实时处理,钉钉时间是11.6秒,“而一个非常优秀的友商则需要26秒”;钉钉AI表格已支持超过30万家企业通过AI表格进入AI时代,并正式启动全面公测,欢迎感兴趣的企业扫码参与。

而在飞书以全球权威的AI系统自主性分级框架(L1-L4)为基础,首次构建并发布AI产品成熟度评估模型,将AI应用成熟度分为四个等级(M1-M4),力图争夺“标准”制定话语权,无招则谨慎地透露钉钉的技术路线图。

“现在的钉钉AI1.0,是L1阶段。很重要的改变是,我们为所有的配备的AI能力,比如AI表格,特点就是大量地把数据变成AI可理解的结构,用到大模型的语音、视觉能力,充分用AI的能力去解决问题。”无招说,钉钉当下正在努力往L2走,为各个行业和企业建立自己的模型,“这个模型会建立自己的认知,自己做决策和判断”。

针对36氪转述谢欣对飞书和钉钉的评价(钉钉的目标是“一个规模很大、用户量很多的B端产品”,飞书做的是下一代Office),无招则“谦虚”又霸气。

“他说得挺对的,但飞书做得不一定就是对的。钉钉有很多事情没做好,但是并不代表你做了一个更好的Office,客户就会选择你。”无招说,“我就没把他们当对手。AI时代有啥对手?现在才刚刚到AI钉钉1.0版本,大家都是从零开始。”

此外,对于价格战、挖客户墙角和未来的竞争关键,无招同样“见招拆招”。

“认为降价就能赢,这是一种傲慢,无论是在工作方式定义上,还是对客户的态度上。”无招回应称,“友商挖了我们的客户,我们也挖了友商的客户。客户是用脚投票的,你拼命定制化、拼命服务客户,客户当时买账,做完以后,明年要价300万元,客户就跑了。把体验做好是应该的,解决客户的问题才是本质。谷歌(GOOG)做了在线文档和表格,就能打败Office吗?那也是一种傲慢。不是说你局部体验比钉钉好,客户就会用你。客户才是主体。”

刀刀见血、犀利淋漓的背后,是无招对阿里和钉钉实力的自信。

“大模型能力是第一位的,这决定了90%的事情。剩下的10%,在各行各业都会产生差异。这时小模型,包括AI技能上做的很多现有workflow,也会产生很大价值。但它不是终局,只是现在的过渡期。”无招说,在过去的10年里,钉钉已经服务了近2600万家企业组织,付费企业数超过19万家。在5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79%的企业都在使用钉钉。钉钉的AI应用数超过141万,并拥有超过6000家生态伙伴一起服务企业客户。

明里暗里,无招也回应了谢欣所称,国内六家上市茶饮品牌,五家在用飞书;国内市值前十上市美妆品牌,七家在用飞书。目前,国内销量前30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有六成在使用飞书。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TSLA)CEO马斯克日前高调宣布成立“巨硬”(Macrohard),强势闯入办公软件领域,准备用AI技术 “偷家”微软(MSFT)的软件帝国。

无招的归来,正是时候儿;而他所需要的,阿里的全力投入外,不过是时间。

(吴若凡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