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申能财险首年巨亏24亿:新生巨头面临成长阵痛

 财中社 夏震  2025-02-10 12:27  2.4w阅读

申能财险在成立首年便遭遇了严峻的市场考验,净利润亏损达24.57亿元,车险市场的压力与历史业务的拖累交织成一片阴霾。

成立刚满一年的申能财险交出了首年巨幅亏损的惨淡成绩单。

1月26日,申能财险官网公布了《2024年4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披露了申能财险2024年的业绩情况。

报告显示,2024年全年,申能财险保险业务收入35.12亿元,净利润亏损24.57亿元。具体而言,四季度单季保险业务收入35.11亿元,净利润亏损24.91亿元。

与其说申能财险2024年全年亏损了24亿元,不如说是其在2024年第四季度一个季度内就产生了24亿元的亏损,因为申能财险前三个季度压根就没有开展保险业务。

国资控股,接盘“问题”险企

申能财险正式成立于2024年1月16日,由申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5%)、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4%)、上海临港园金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0%)、上海临港新片区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台州市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8%)、申能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上海国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5%)、百联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等8家国有企业共同发起筹建,申能集团为实控人。

申能集团的保险业务承接于曾经的“问题”险企——天安财险。

天安财险成立于1995年1月,曾是中国第四家财产保险公司。在“明天系”入主之后,天安财险的资产规模曾经一度突破千亿元。

然而,在2020年,天安财险业绩出现巨额亏损,上半年净利润亏损了646亿元。

早在2019年,天安财险就为化解集中兑付压力,赔本出清兴业银行股份,导致亏损42亿元。

连续两年的亏损使天安财险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2020年年末净资产为-359亿元。

与此同时,天安财险还爆出了信托产品投资亏损、信息披露违规等一系列问题。

在2020年7月17日,原中国银保监会入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为由,对天安财险实施了接管。

之后,金融监管总局决定以“新设承接+破产”的方式处理天安财险。

2024年8月28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同意申能财险受让天安财险的保险业务,而天安财险则破产重整,彻底退出市场。

2024年10月1日,申能财险正式受让天安财险保险业务。此次保险业务转让范围为天安财险依法合规开展的保险业务。转让至申能财险的保险业务的后续保险责任将由申能财险承担,保单权利人(包括但不限于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等)的合法权益将不受影响。

在2024年第四季度,继承天安财险遗产的申能财险正式开始经营保险业务。

开门不利,被历史包袱拖累

凭借百亿注册资本与国有股东背景,申能财险一登场便是保险行业关注的焦点。然而,其首份偿付能力报告却暴露出多项财务隐忧,新公司“高起点”与“高风险”并驾齐驱。

申能财险于2024年10月受让天安财险资产包后,商誉以及其他非认可资产激增,实际资本缩水33.41亿元,降至 66.93亿元。

在业绩方面,申能财险2024年净利润亏损24.57亿元,在73家未上市财产险公司中居于末位,倒数第二的亚太财险净利润亏损额也只有3.06亿元。

申能财险的综合成本率为105.33%,表现位于第49位,这一数字意味着申能财险每收取100元保费,需支出105.33元的成本,处于赔本赚吆喝的状态。

此外,申能财险的综合赔付率为70.87%,和行业平均水平相当,但也居于高位。这反映出申能财险或许存在风险筛选不足问题。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历史业务遗留所拖累。申能财险2024年共出现五起重大赔付案件,其中3起大额理赔出险事件早于2024年,源于天安财险存量业务。

行业步入恢复期,车险承压

2024年,全国财产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共计1.69万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上一年略有下降。其中车险和非车险原保费收入分别为9137亿元和77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和8.0%。

据新世纪评级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91家已公布数据的产险公司中,共有57家产险公司在承保端遭遇亏损,较2023年同期增加了2家,占比达到62.64%,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53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全行业亏损的产险公司仍占据多数,并且亏损公司的数量还有所增加。

但是,在承保端盈利变化方面,共53家险企承保端盈利改善,37家盈利下滑,盈利改善险企数量同比增加逾20家。

此外,财产险行业结构正在经历变动,车险面临汽车产销量增速放缓以及新能源汽车赔付率高两大难题,增速低于非车险业务。

2024年1月至11月期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实现了2.9%和3.7%的同比增长,但增速较上一年同期分别放缓了7.1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尽管汽车产销增速放缓,但得益于消费刺激政策的推动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提升,车险保费增速的降幅相对较小,仅同比下降0.67个百分点。

但是新能源汽车车险业务的增长也存在隐患,根据中国人保披露的数据,新能源汽车车险赔付率约为燃油车的1.4倍,出险率约为2.5倍。预计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或高于行业整体10个百分点,盈利空间十分受限。

而申能财险的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车险收入。2024年,申能财险签单保费总计35.11亿元,其中车险签单保费为25.60亿元,占比高达72.91%。

在汽车产销量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申能财险不仅要应对传统车险市场的挑战,还需直面新能源汽车车险这一新兴领域中的诸多不确定性。作为一个自诞生之初就背负着历史遗留问题重担的“新生儿”,它所经历的成长阵痛尤为剧烈。面对如此重重困难,不禁让人对申能财险未来的发展前景感到担忧。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