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华兰生物:疫苗业务“失速”拖累业绩,血液制品难撑增长天花板

 财中社 汪明琪  2025-03-31 18:16  2.5w阅读

3月3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5.53元/股,单日跌幅3.12%,总市值284亿元。

国内血液制品企业华兰生物(002007)2024年财报显示,全年营收43.79亿元,同比下滑18.02%;归母净利润10.88亿元,跌幅达26.57%。

疫苗业务“腰斩”成最大拖累

拆解收入结构,《财中社》发现,占营收25.51%的疫苗制品板块收入同比下降53.54%,成为整体业绩滑坡的主因。公司核心产品四价流感疫苗批签发量从2023年的88批次减少至67批次,叠加市场竞争加剧,流感疫苗销售收入下滑55.34%。

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流感疫苗市占率虽保持首位,但行业格局正在生变:随着竞品上市,单价承压明显,流感疫苗毛利率同比下滑6.45个百分点至81.84%。公司表示,主要产品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竞争对手不断增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销售费用增加,存在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可能。

财报提到行业舆论风险,认为“公司部分业务为疫苗产品,受政策及民众认知影响较大”。但数据揭示更深层矛盾——我国流感疫苗渗透率徘徊在3%左右,2024年未能突破。目前中国15岁以下人群、60 岁以上老人等重点人群基数约为5.17亿人,重点人群体量庞大而整体接种率偏低。这与世界卫生组织强调老人儿童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需达到75%的目标还显遥远。

血液制品稳增长背后的成本上涨

占总营收74.12%的血液制品板块实现10.91%增长,人血白蛋白、静注丙球两大主力产品分别贡献16.27%和9.94%的营收增长。血浆采集量提升18.18%至1586吨,规模优势继续巩固。

然而,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成本的上涨。

2024年,公司血液制品综合毛利率仅微增0.07%,人血白蛋白和静注丙球毛利率反降2.23个和2.7个百分点。财报显示,原料血浆、直接人工、燃料动力成本分别同比上升7.83%、10.99%和3.94%,献浆员营养费、新建浆站运营费用持续推高成本端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存货同比增长21.21%,其中疫苗库存量减少22.7%,但血液制品库存增加4.84%。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华兰生物或面临存货减值风险。现金流方面,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下降21.29%,盈利质量指标亮起黄灯。

研发突围与市值管理的双重考验

面对主营业务增长瓶颈,华兰生物正加码研发突围。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3.34亿元,同比增长18.29%,占营收比重提升至7.64%,资本化比例0.45%。公司创新药板块初现曙光,贝伐珠单抗2024年11月获批生产;利妥昔单抗上市申请获受理;阿达木单抗、曲妥珠单抗、地舒单抗处于III期临床阶段;伊匹木单抗、帕尼单抗处于I期临床阶段;但生物类似药面临激烈竞争,价格战压力不容小觑。

资本市场信心修复成为另一课题。

尽管公司表示在积极推进价值管理,报告期内为股东派发2023年年度分红,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共计派发5.5亿元,董事长安康等高管年内增持149.57万股,但公司股价全年仍下跌近23%。机构持股比例较上年度减少3.6个百分点,当前市盈率(TTM)26.11倍,估值支撑力面临考验。3月3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15.53元/股,单日跌幅3.12%,总市值284亿元。

展望2025年,华兰生物计划新增单采血浆站、推动血液制品新生产基地投产,并在疫苗领域加快带状疱疹疫苗等创新管线。但摆在眼前的现实是:如何平衡传统业务成本控制与创新业务投入产出,将成为决定这家老牌药企能否跨越周期波动的关键。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财中社立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