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华为引望:平台规模初具,两大问题待解

 财中社 孙语彤  2025-04-03 16:25  2.0w阅读

引望的股权多元化预示着华为智能汽车业务从“技术输出”转向“生态共建”。随着未来更多车企入局,这一开放平台或成为全球智能汽车产业的新变量。

3月31日,据企查查数据,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引望”)完成工商信息变更,华为持股比例由100%降至80%,新增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和赛力斯(601127)两大股东,各持股10%。

公司法定代表人由郑丽英变更为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注册地迁至深圳市龙华区。董事会成员同步调整,徐直军任董事长,华为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长安汽车(000625)董事长兼阿维塔科技董事长朱华荣任副董事长,赛力斯(601127)创始人张兴海等人任董事,形成“华为+车企”联合治理模式。

成立引望,整合智驾业务

华为自2023年起加速剥离智能汽车业务,成立独立公司以吸引外部资本。2023年11月,长安汽车公告称,华为拟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核心技术整合至新公司,覆盖智能驾驶、座舱、车控及车载光等领域,并向车企开放股权。

2024年1月,引望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定位为“股权多元的技术开放平台”。

阿维塔作为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300750)、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品牌,2024年8月以115亿元收购引望10%股权,分三期支付,已累计支付80.5亿元。

赛力斯则作为华为智选车模式首个合作伙伴(问界系列),2024年8月同样以115亿元入股引望,支付进度与阿维塔同步,预计两家企业2025年内完成剩余款项的交割。

此举既缓解华为重资产投入压力,又通过股权绑定强化与车企的长期合作,推动技术商业化。

构建股权多元技术平台

华为的调整旨在将智能汽车业务从“全资子公司”升级为“股权多元技术平台”。

进行资源整合,可集中华为在ICT(信息通信技术)、智能驾驶领域的优势,降低车企研发成本;通过引入如长安、赛力斯等车企股东,强化与问界、阿维塔等车型的深度绑定。

构建技术平台还能以股权换资金,支撑研发投入。华为财报显示,2024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研发费用超150亿元,同比翻倍。

据华为3月31日发布的年报显示,2024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营收263.53亿元,同比暴增474.4%,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42.7万辆,其中,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问界M7全年交付超19万辆,问界M9上市12个月累计大定超20万辆。阿维塔07、11、12三款车型2024总销量突破7万辆。

尽管引望平台已初具规模,但华为仍需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平衡股东车企与非股东客户的权益;二是智驾数据归属与共享机制尚未明确。

引望的股权多元化预示着华为智能汽车业务从“技术输出”转向“生态共建”。随着未来更多车企入局,这一开放平台或成为全球智能汽车产业的新变量。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财中社立场。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