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屠龙少年”成“恶龙”?货拉拉从免佣到“双重收费”

 财中社 余伟  2025-04-08 20:53  2.1w阅读

从最初免佣,到平台做大后向司机收取会员+佣金的“双重收费”,货拉拉作为同城货运行业龙头,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或已不是在复杂的线下交易环境中确保增长;而是如何约束自身欲望,承担好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4月3日,货拉拉再次向港交所递交申请书,这已经是其第5次上市申请。

自2020年公开宣称“十年内不上市”,到2023年3月首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并在此后频频申请港股IPO(首次公开募股),货拉拉CEO周胜馥被指“言行不一‌”。

而在IPO前通过三次股权转让套现1.65亿美元(约11亿人民币),并“背刺”货运司机,从最初免佣,到平台做大后向司机收取会员+佣金的“双重收费”模式,货拉拉作为同城货运行业龙头,当下面临的最大问题,或已不是在复杂的线下交易环境中确保增长;而是平台做大后,“屠龙少年”成为“恶龙”,如何约束自身欲望,承担好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3月13日,货拉拉发布《关于推动算法公开透明、向上向善机制的公告》,首次向社会公开其核心算法规则。公告称,平台90%以上的订单采用“司机自主,就近优先”的分单模式,并通过自动降抽佣算法、补贴政策及安全防控机制保障司机权益与交易公平。(详见财中社《货拉拉算法公开:“就近优先”覆盖超九成订单》

但有司机爆料称,作为一个跑货拉拉的车主,货拉拉平台算法并非如公告所称,“那帮人没试过几百米抢不过别人几公里的感受,客户明明看到在门口两三台车等单,还派给几公里或者十几公里外的车来的无奈”。

胡润研究院数据显示,货拉拉估值已从900亿元降至2024年的650亿元,跌回2021年水平,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其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与增长潜力的存疑。

“两招”逆袭成为行业龙头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货拉拉的业绩保持快速增长,营收分别为10.36亿美元、13.34亿美元和15.93亿美元,净利润分别为-4909.1万美元、9.73亿美元和4.34亿美元。

在同城货运领域,货拉拉的龙头地位毋庸置疑。据其招股书,货拉拉是2024年全球闭环货运GTV最大的物流交易平台,市场份额为53.4%。于中国内地的市场份额为63.1%,2024年GTV为94.4亿美元,远高于行业第二满帮(YMM)的16.4亿美元。

2014年,货拉拉刚刚开展内地业务,面对其主要竞争对手58速运(现“快狗打车”,02246),不管是业务规模还是资本,货拉拉都无法与之抗衡。58速运当时的日订单量超过10万单,而货拉拉只有约2000单。

为了快速打开市场,货拉拉创始人兼CEO周胜馥另辟蹊径,用车贴营销策略和会员制模式让货拉拉在业内站稳了脚跟。

所谓“车贴营销”,就是货拉拉利用面包车、货车车身广告词,强化品牌辨识度,通过“货”与“拉”直接关联货运场景‌,如主广告语“拉货就找货拉拉”,以动作指引式口号提升用户记忆点‌,同时辅以功能扩展语如“搬家”、“运大件”等,绑定具体使用场景‌。

而会员制模式则是,货拉拉将司机分为‌初级、高级、超级‌三档会员,普通会员费499元/月,高级会员费699元/月‌,会员权益差异体现在‌接单优先级‌,非会员司机接单机会显著降低‌。

周胜馥其人还有过一段传奇经历。

他曾是中国香港新界首个十优会考状元,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先在贝恩咨询公司担任顾问,后成为职业德州扑克手约7年时间。据公开报道,他出没于澳门各大赌场,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用这笔资金创业,在香港成立了货拉拉的前身EasyVan。

在货拉拉的车身贴满广告,将车身变成天然的广告位,这并非周胜馥的首创,但货拉拉却是将车贴政策执行到极致的公司。

货拉拉为司机提供有关车贴的适当位置和外观指引,一辆车的车贴成本要三四百元,每年花在车贴上的投入要好几亿元。

但这种移动广告效果显着。据其招股书,货拉拉逾60%的商户首先通过车辆上的车贴认识到品牌。叠加其在初期的“自杀式“推广策略——用户首单1元、司机接单奖现金等方式,到2019年,货拉拉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 53.6%,快狗打车(02246.HK)沦为行业第二,市占仅约为24.6%。

除此之外,创始人周胜馥还发明了一项创举——向司机收取会员费。

2015年时,互联网平台的获客方式主要是通过补贴。货运平台要占领市场,首先要拥有足够数量的司机群体,平台普遍的做法是免费入驻、给红包乃至降佣金,而大多数司机会在不同的平台注册,哪家的补贴高、抽成低,就接哪个平台的单。

货拉拉则在2016年推出了会员制度,向司机收取不同等级的会员费。起初,非会员的司机每单抽佣是15%,只要注册了会员,就免佣金,并且限制接单数逐级减少。

而其他的货运平台此时的佣金点数从5%-10%不等,快狗打车的抽佣率在2018年-2021年一季度,约为5.8%到11.7%,2020年入局的滴滴货运则对所有订单抽佣 10%。

司机面临的是在其他平台上缴佣金,与开通货拉拉会员后免佣金的抉择。问题在于,平台通过大规模营销和大额补贴抢占市场的做法,使得平台与司机之间缺少粘性,而一旦开通了货拉拉会员,司机便拥有了忠诚度,再去其他平台接单的情况就大大减少。

货拉拉靠着会员制赢得了司机群体的粘性,而拥有庞大的司机群体,也帮助其赢得了货运市场。

未有第二曲线,向司机“双重收费”

货拉拉所涉足的线下业务存在另一个复杂的现象——司机“跳单”。即通过平台与货主建立联系后,取消订单,从而减少平台的抽佣。“跳单”的普遍性使得同城货运的在线渗透率至今仍很低。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2024年中国同城货运交易的在线渗透率仅为4.3%,到2029年,预计此数字将增长至 5.6%。

货拉拉招股书中的财务数据也显示,注册司机数量增长并未带来会员费收入的同等增长。2022-2024年,货拉拉的月活司机数量从92万名增长至168万名,增长了82.6%,而会员费收入从2.7亿美元增长至3.3亿美元,只增长了22.2%,会员费的收入占比甚至出现下滑,从26.1%降至20.7%。

80%的GMV都来自同城货运业务的货拉拉,并未想出好的解决办法,因此考虑扩展业务分支,降低对主要业务的依赖。

2021年5月,货拉拉开始探索网约车可能性,却又于2021年6月决定暂时不开展网约车平台业务。

2021年7月,货拉拉通过债务投资,推出小拉出行。货拉拉向Xiaola Global Holding Limited(“小拉”)及其附属公司(以下统称为“小拉集团”)认购两年期1.3亿美元计息借款融资。

除了网约车外,其还拓展了多元化物流服务,包括为企业定制货运方案、零担服务、搬家服务,以及为司机提供增值服务,包括车辆租售和能源服务。

不过,2022-2024年,其多元化物流服务收入占比从4.9%提升至7.8%,增值服务收入占比从8.1%到7.8%,增长相对乏力。同期,货拉拉的主要货运平台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0.1%、80.4%、77%,在收入结构里依旧处于主导地位。

面对渗透率低、增长缓慢的整体货运市场,如何从司机身上赚取更多利润,成为货拉拉的思考方向。

对于缴纳会员费的司机,平台对佣金率进行过多轮调整,从全部会员免佣金到2019年调整为超级会员免佣,再到2021年,不同等级会员的佣金变为11%、8%、5%,对司机的抽佣率不断上升。

货拉拉随意调整计价规则,引发了司机与平台之间的矛盾。自2022年以来,货拉拉被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约谈不下6次,约谈强调,要求货拉拉进一步研究降低平台过高的抽成比例或会员费,杜绝恶意压价竞争,保障从业人员合理劳动报酬水平。

算法争议与平台责任

2022- 2023 年,货拉拉推出 “多因素计费”“特惠顺路单”“议价订单” 等举措,被指变相压低运价,加剧司机低价竞争。同时订单分配机制被指不透明,部分司机接到的订单量大幅下滑,收入难以保障。引发多地司机停工抗议、维权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对货拉拉司机生存状况的关注。

此外,2021年2月6日下午,长沙女孩车莎莎通过货拉拉 App 搬家,跟车途中从货车副驾驶位跳车,后因头部受伤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引发了对货拉拉平台的责任讨论。公众质疑平台在司机管理、安全保障措施、行程监控等方面是否存在漏洞,例如平台是否应该对司机的路线偏离行为进行及时干预,以及是否应为乘客提供更多的安全保护机制等。

自2021 年起,货拉拉被交通运输部门频繁约谈超十次。2023年4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约谈货拉拉,直指抽成过高、会员费不合理、恶意压价竞争等问题,要求保障从业人员合理劳动报酬水平。

这也成为2025年3月13日,货拉拉发布《货拉拉关于推动算法公开透明、向上向善机制的公告》的外在主因。尽管货拉拉明确平台90%以上的订单采用“司机自主,就近优先”的分单模式,并通过自动降抽佣算法、补贴政策及安全防控机制保障司机权益与交易公平,但有司机向财中社爆料称,作为一个跑货拉拉的车主,货拉拉平台算法并非如公告所称,“那帮人没试过几百米抢不过别人几公里的感受,客户明明看到在门口两三台车等单,还派给几公里或者十几公里外的车来的无奈”。

由此种种,尽管营收净利不错,货拉拉IPO的不确定性,看起来依然不小。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