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财达证券董事总经理姚辑:商业银行息差收窄是约束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因子

 财中社 武岩  2025-04-27 11:10  1.6w阅读

财达证券董事总经理姚辑近期表示,商业银行息差收窄是约束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因子,“央行要综合考虑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与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关系。”

2025年3月结束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对各界关心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地方化债等热门话题做了详尽周到的安排,为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为加快推进国家系列金融支持政策落地见效,济南市发改委4月下旬召开了“2025年济南市财金信用业务工作专题培训班”,邀请多位监管部门负责人和资深专家,就近期热门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创投基金政策、项目审批和信贷支持等议题做了全面深入独到的解读。

财达证券董事总经理、中央财经大学兼职研究员、全联并购公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绿色低碳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姚辑分析,商业银行息差收窄是约束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因子,“央行要综合考虑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与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关系。”

中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支持暖人心

政府部门一直很重视企业发展,而中小微企业牵系着千家万户,是稳定经济、扩大就业以及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将从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高度,加大对民营经济、小微企业等的支持。相关部门将综合运用信贷补贴、减税让利、放宽监管等政策手段,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对此,济南市发展改革委财金信用处马永振、乔晓双就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做了分享。作为监管部门一线从业者,马永振、乔晓双介绍了相关部门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政策的工作流程:首先,国家发改委和人民银行确定金融政策方向,项目单位向区县申报项目、经逐级审核后进入国家项目库;国家项目库中的项目信息会被推送至人民银行,再由人民银行安排部分银行进行对接和支持。

姚辑表示,政府非常重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2024年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将续贷范围从部分小微企业扩展至所有小微企业贷款到期后有真实融资需求,同时存在临时资金困难的小微企业,均可申请续贷支持。她透露,续贷政策实际落地效果不是太好。“金融监管总局、发改委都很重视这个现象,对于企业反映的中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金融监管总局、发改委会协调相关银行总行予以核实和解决。”

科创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酝酿重大调整

当下企业普遍对技术转型升级有强烈的需求。央行于2024年出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运用贴息方式、确保利息低至1.75%,鼓励企业向相关银行申请设备更新贷款,以较低的资金成本、加快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

淄博市博山区发展改革局负责人徐泽洲介绍了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技术改造再贷款的项目申报要点。他指出,项目信息的填报是否准确和详细至关重要,不仅关乎项目的顺利审核,也直接影响到能否获得政策资金的支持。他建议企业应重点填写项目的投资规模、贷款需求、建设内容和规模等,争取确保项目审批通过。

展望未来,姚辑表示,2025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将有重大调整,支持行业范围、申报流程和方式、财政贴息力度等方面都会进一步放宽。她建议地方政府和企业应围绕“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物流、环境基础设施、教育、文旅、医疗、老旧电梯、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设备更新,特别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应用”16大领域,尽快储备符合政策支持的项目并组织申报材料,用好、用足政策红利。

商业银行面临息差、资产压力,货币政策强调“适度”宽松

上述一系列融资政策支持离不开大型商业银行的支持。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潘萌介绍了当前商业银行的项目审核、贷款管理等具体工作情况,以及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面临的息差、资产质量和风控压力。潘萌表示,当前银行主要面临息差收窄、地方债务风险两大压力,会约束银行的信贷投放。对此银行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定价管理、拓展非利息收入来源,有效缓解息差压力。

姚辑分析,商业银行息差收窄是约束当前货币政策的重要因子。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来,各界期待的LPR调降、银行降准却迟迟没有落地。姚辑认为,“央行要综合考虑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与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关系。”她表示,各界应理性、辩证看待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应当前和未来货币政策及信贷、社融数据的“新常态”,避免预期过于一致对市场的扰动。

至于化解地方债和城投债,潘萌表示,当前商业银行在监管指导下,配合地方政府把高成本债务转化为低成本债务、期限较短的债务转换成期限较长的债务,以时间换空间、缓释信贷风险。姚辑认为,当前中央对于地方化债推出了一揽子支持政策,城投公司转型、退平台面临较好的“窗口期”。她建议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可围绕“335”指标,以打造市场化企业为愿景,及早实现转型和退平台。

国家创投引导基金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除了信贷支持,股权融资支持也必不可少,特别是科创企业和新兴行业企业,股权融资更匹配企业研发投入和成长的资金需求。济南市基金业协会会长高东指出,创业投资不仅是识别和培育潜力高科技企业与创新项目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科技金融与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但当前创投基金行业面临定位模糊、监管挑战等问题,都有待后续政策的优化。

相关部门也积极行动。2025年3月的两会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透露,近期国家发改委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旨在做优做强做大创新型企业。

姚辑透露,“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公司正抓紧筹备中,估计很快成立。”结合近两年人工智能、氢能储能等前沿行业的爆发式发展,以及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具身智能、6G,预计发改委正在设立的国家创投引导基金将聚焦于AI、氢能储能、具身智能、6G、量子科技等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项目储备过程也是企业融资的良机,她建议各地政府、优秀企业和创投基金管理人抓住机会,及早行动、积极对接发改委和相关部门,实现基金落地、企业融资的双赢局面。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