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中泰证券:政策与技术共振下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加速发展

 财中社 邓芷晴  2025-08-21 14:49  8254阅读

中泰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政策在资金、规划、支付三个层面明确支持...

中泰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政策在资金、规划、支付三个层面明确支持脑机接口发展。(1)资金层面:全球主要国家投入数十亿美元支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美国BRAIN计划、欧盟“人脑计划”等持续加码,中国也逐步跟进;(2)规划层面:脑机接口已从“十二五”基础研究阶段迈入“十四五”产业落地阶段,工信部等七部门在2025年7月末出台专门政策,推动产业快速成长;(3)支付层面:国家医保局首次为脑机接口设立独立收费项目,湖北、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率先落地价格标准,为其进入临床应用奠定制度保障。政策与资金支持的结合,使中国在全球脑机接口产业中有望率先形成应用突破。

脑机接口电极、芯片和算法三大环节技术不断突破,为加速产业化落地提供基础。(1)电极方面,非侵入式电极向信号质量提升及便携式发展,如熵基科技多模态融合技术、脑韵科技的入耳式装置等;侵入式电极则以柔性材料及高通量提升安全性与信号质量,如阶梯医疗、脑虎科技研发高通量柔性电极,衷华脑机推出6.5万通道阵列电极等。(2)芯片方面,正向高通道、低功耗和高速率发展,海南大学研发的SX系列芯片覆盖采集、调控和无线传输三大环节;北京脑科学中心与芯智达研制全球首款全植入无线芯片“北脑一号”;天津大学、微灵医疗也分别推出了编解码专用芯片与采集刺激芯片,逐渐打破国外垄断。(3)算法方面,闭环BCI成为主流,实现信号采集、解码与实时反馈的闭环控制。清华大学与天津大学在2025年推出的“双环路”无创脑机系统,实现了高效四自由度无人机操控,解码准确率提升20%、效率提升百倍。

脑机接口应用场景广泛,医疗健康是核心市场。据MARKETRESEARCHFUTURE预测,脑机接口医疗健康领域应用在2035年全球规模有望达65亿美元,较其他领域空间更大,目前主要涵盖肢体运动障碍诊疗、癫痫与神经发育障碍诊疗、意识与认知障碍诊疗、精神疾病、感觉缺陷诊疗等五大类。当前的研究进展上,(1)非侵入式因安全性高、易于普及,已有部分产品商业化,预计渗透率提升最快,其中康复类产品安全性高、适配人群广,近几年商业化有望加速;(2)侵入式聚焦高精度、高价值领域,如癫痫、神经发育障碍诊疗、感觉缺陷诊疗等领域,打开更大空间,目前国内已有侵入式临床依托柔性电极、脑电大模型等在康复、语言解码上取得积极进展,后续重点关注临床安全性。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