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中社 赵恒骁 2025-05-14 19:34 2.1w阅读
吉利银河星耀8刚上市,就被奇瑞高管点名“烂车”,一场车企间的口水战迅速席卷网络。虽然吉利高情商回应、奇瑞火速停职当事人,但这场高管言行失范引发的风波揭开了新能源市场白热化竞争与全球化压力的冰山一角。
吉利银河星耀8刚上市,就被奇瑞高管点名“烂车”,一场车企间的口水战迅速席卷网络。
虽然吉利高情商回应,奇瑞火速停职当事人,但这场高管言行失范引发的风波揭开了新能源市场白热化竞争与全球化压力的冰山一角。
从群聊失言到全网热议
5月9日,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定价11.58-15.58万元,瞄准中高端混动轿车。次日,奇瑞汽车营销副总裁姚飞在584人的抖音“A9车主群”炮轰其“烂车一台”“二排挤”“音响烂”。言论外泄,微博讨论量破500万,网友怒斥“没格局”。姚飞当晚直播再提星耀8,随后解散群聊、账号设私密。微博上“奇瑞高管”话题热度激增,舆论直指奇瑞品牌失信。
来源:短视频平台截图
5月12日,吉利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回应:“已与奇瑞沟通,事件妥善处理,愿携手推动中国汽车走向世界。”同日,奇瑞营销总经理李学用宣布,姚飞言论“极不妥当”,已被停职并停止一切工作。
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在舆论风波中,广大网友众说纷纭,有网友称“姚飞是吉利集团和奇瑞集团之外的同业者派来奇瑞的商业间谍,此番发言一石二鸟,一可让奇瑞集团蒙受‘恶性竞争’的骂名,二可让吉利新车饱受质疑。”还有网友称“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矛头直指吉利汽车的质量问题。更有网友认为姚飞说的没错,吉利新车的确是“烂车一台”,但奇瑞的汽车也同样是“破铜烂铁”。奇瑞和吉利在这一场由姚飞引发的风波中闹了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来源:短视频平台截图
品牌与市场的双重考验
《财中社》注意到,风波核心是奇瑞风云A9与吉利银河星耀8的正面竞争。星耀8车长超5米,配23扬声器Flyme Sound、激光雷达,直指比亚迪汉DM-i。风云A9定位C级混动轿车,3月盲订,预计5-6月上市,价格10万元级。2024年,奇瑞新能源销量58万辆,增长232.7%;吉利银河系列49万辆,增长80%。两车型目标中高端家庭用户,价格重叠,竞争如刀锋。
据中汽协数据,奇瑞2024年出口114.4万辆,名列第一;吉利53.2万辆,名列第五。全球贸易环境恶化,倒逼车企抢占国内市场。
姚飞言论重创奇瑞形象。2024年奇瑞销量260万辆,品牌好感度国产第二。事件后,微博上有用户表示“对奇瑞信任下降”。吉利虽获舆论支持,“烂车”标签或拖累星耀8初期销量。
事发后的首个交易日,吉利股价5月12日涨3.38%至18.98港元。标普2025年1月评级显示,吉利汽车“BBB-”稳定,但高杠杆风险突出。
2024年底,吉利汽车资产负债率为59.71%。而据奇瑞港股IPO招股书申请稿,2024年前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88.64%,资金压力山大。同期,长城汽车(601633/02333)的资产负债率为62.16%,比亚迪(002594/01211)的资产负债率为77.8%。
行业反思:恶斗还是协同?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曾呼吁“价值竞争”,吉利“台州宣言”倡导协同。姚飞事件暴露奇瑞管理漏洞,缺乏高管社交媒体规范,吉利则展现危机公关能力。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超1200万辆,占全球40.9%。内耗无益,车企需聚焦技术与出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倡议“良性竞争”。专家建议:建立高管言论规范,深化技术共享,如吉利与沃尔沃的平台合作。微博上多数用户支持“车企联合出海”,反映民意向好。
姚飞风波不只是“个体失言”,而是国产车企竞争焦虑的一个出口。一个营销副总裁在群聊中“开炮”,引爆的却是整个行业的自我质疑。奇瑞管理层若不能正视品牌形象与组织纪律的“双重破防”,即便技术领先也难赢得市场尊重;吉利虽暂得口碑红利,若不能用产品自证清白,“高情商回应”终究是公关技巧而非护城河。内卷之下,中国车企到底是要“走出去”,还是“互咬到死”,真正的分水岭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