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陕建股份涉诉30亿背后:“回款难+高负债”的双重困局

 财中社 王子昂  2025-07-22 10:17  9955阅读

资产端的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持续膨胀,负债端以应付账款和流动负债为主的经营杠杆不断抬升,而现金流量表却未能同步改善。高频诉讼、回款不畅与高负债交织,暴露出陕建股份经营生态的深层风险。

日前,陕建股份(600248)发布公告,公司及子公司涉及67起诉讼和仲裁案件。作为原告(申请人)的案件有41起,涉案金额为23.18亿元;作为被告(被申请人)的案件有26起,涉案金额为7亿元,整体涉案金额合计30.18亿元。

《财中社》了解到,陕建股份巨额诉讼背后是公司持续高企的应收款项压力。2022年末至2025年3月末,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超1500亿元,占资产比例近五成;其他应收款稳定在89亿至103亿元,合同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超过22%。

与此同时,公司负债压力未减。资产负债率长期超88%,2022年至2025年3月利息支出累计超64亿元。流动负债占比超91%,应付账款占总负债超56%,短期偿债压力集中。

资产端的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持续膨胀,负债端以应付账款和流动负债为主的经营杠杆不断抬升,而现金流量表却未能同步改善。高频诉讼、回款不畅与高负债交织,暴露出陕建股份经营生态的深层风险。

诉讼风暴:67案30亿悬顶

陕建股份是陕西省政府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也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建筑企业之一,公司于2000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业务涵盖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石油化工工程等多个领域。

日前,陕建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涉及67起诉讼仲裁案件,合计涉案金额30.18亿元,其中公司作为原告的案件41起,占23.18亿元;作为被告的案件26起,占7亿元。整体来看,63起案件仍在审理或未开庭,只有1起调解结案、3起撤诉,这意味着9成以上的潜在损益还没有落锤。

这种“原告多、被告亦不少”的格局极具行业典型性:一方面,企业为回收被拖欠的工程款不得不对下游甲方提起诉讼;另一方面,上游供应商、分包商的款项追索又将其推上被告席,形成“被欠与欠人”的资金链闭环,暴露出公司在产业链资金博弈中的尴尬处境。

从陕建股份披露的诉讼案件情况来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是绝对主角,占比超过六成;紧随其后的是分包合同、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纠纷,基本覆盖了从业主、总包到供应商、租赁商的全链条。地域上,陕西本土依然是“重灾区”,西安、咸阳、宝鸡等地案件密集,同时北京、山东、江苏、广东等外省项目也贡献了相当数量的案子,说明公司业务版图扩张的同时,法律风险也在同步外溢。

从金额方面来看,单笔标的最高的是与北京致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博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绿城投资有限公司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涉案金额2.42亿元;与西安城墙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延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之间的涉案金额也都超过了1亿元。

陕建股份表示,鉴于上述诉讼、仲裁事项尚未结案或未履行完毕,其对公司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依据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会计处理,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不过,如此高频次、大规模的诉讼仲裁仍然暴露出公司经营生态的深层次风险。

应收困局:1700亿账款堰塞湖

在陕建股份深陷巨额诉讼的复杂局面背后,《财中社》注意到,是公司居高不下的应收账款。

这一状况的形成,与建筑行业的特点以及公司自身的业务拓展模式紧密相关。建筑行业普遍存在项目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的特征,作为以建筑施工为主业的企业,陕建股份承接了众多大型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先行垫付大量资金用于采购原材料、支付劳务费用等,而款项回收则往往依赖于项目的竣工结算以及业主方的资金状况,这使得公司的资金被大量占用在项目进程中。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及2025年3月末,陕建股份应收账款金额分别达到1504.6亿元、1652.47亿元、1785.6亿元和1669.75亿元,占公司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8.73%、47.66%、50.56%、49.29%,几乎占据了公司资产的半壁江山。

同期,陕建股份的其他应收款也维持在一定规模,分别为97.44亿元、89亿元、100.62亿元,103.19亿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62%、2.93%、3.23%和3.47%。这意味着,公司有相当一部分资金被占用,无法及时回流到企业,这不仅导致公司可用于日常运营、支付供应商货款、偿还债务以及进行新项目投资的资金减少,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和流动性,公司还面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可能性。

据统计,上述同期,陕建股份的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54.56亿元、54.51亿元、67.08亿元、1.66亿元,以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和其他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为主,严重侵蚀了公司的利润。

更值得关注的是回款效率的持续恶化。上述同期,陕建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44次/年、1.14次/年、0.88次/年和0.13次/年,呈逐年下降趋势。周转率下滑意味着资金回笼周期延长,原本可用于再投资或债务偿还的资金被长期占用,这不仅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更可能引发短期流动性紧张。

此外,《财中社》发现,陕建股份的合同资产规模与占比同样不容忽视,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及2025年3月末,公司合同资产账面价值分别高达695.26亿元、869.88亿元、831.13亿元以及865亿元,占当期总资产的比例均超过22%,其中2023年末和2025年3月末占比更是分别达到25.1%和25.5%,这意味着公司超过四分之一的资产长期以未结算状态存在,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资金占用压力。

杠杆危墙:3000亿负债临崖

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的双重资金占用,如同给陕建股份的资金链套上了“紧箍咒”,这种压力进一步传导至负债端,导致公司杠杆水平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及2025年3月末,陕建股份的负债合计分别达到2740.62亿元、3092.01亿元、3132.22亿元和2999.25亿元,对应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8.76%、89.19%、88.68%和88.54%。

从负债构成看,陕建股份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例常年超过91%,2022年末、2023年末、2024年末及2025年3月末,公司的流动负债分别为2548.60亿元、2834.33亿元、2876.45亿元、2734.17亿元,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分别为92.99%、91.67%、91.83%和91.16%,流动负债规模及占比保持较高水平,短期偿债压力集中。

其中,应付账款作为流动负债的核心组成,金额分别为1703.9亿元、1876.56亿元、1875.01亿元和1706.69亿元,占总负债比例超56%,反映出公司对上游供应商的资金占用依赖度较高。若未来工程款回款不及预期,应付账款的集中偿付可能引发供应链风险。

高负债率不仅压缩了公司再融资空间,也使其面临较大的利息支付压力。数据显示,上述同期,陕建股份财务费用下利息支出分别为15.04亿元、20.88亿元、23.54亿元和5.11亿元,巨额的利息支出不断侵蚀着公司的利润,使公司的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

而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37亿元、-74.69亿元、-81.86亿元、-65.92亿元,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减小,这无疑让本就紧张的资金链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财务困境。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