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历史清空

泰金新能暂缓审核后再上会 收入确认、业绩下滑受关注

 财中社 赵一波  2025-10-27 10:31  1.8w阅读

虽然否认存在跨时点调节的可能,但泰金新能持续成长的盈利及收入与同行高波动反差较大,且与个别客户的会计勾稽也有差异。此外,订单较高峰期的萎缩会否导致业绩下滑也尚待时间的验证。

2025年10月24日,泰金新能公告,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在10月31日对公司IPO进行审议。公司也于当天更新了招股书(上会稿)。报告期(2022-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0.04亿元、16.69亿元、21.94亿元和11.6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8亿元、1.55亿元、1.95亿元和1.04亿元,营收和盈利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成长性。

不过,这种持续成长性并没有打消前次审议时发审委们的疑虑。8月29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曾对恒坤新材和泰金新能的首发进行审议,其中,恒坤新材无问题审议通过,而泰金新能则出现波折。在审核会现场,上交所审核委员问询了两大问题:一是公司主要产品在手订单、发货数据、验收进展、经营现金流以及行业周期等情况,说明公司未来业绩是否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二是说明主要产品验收期延长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进一步说明公司收入确认政策是否一贯执行,收入确认时点是否准确。

最终,该次审核会议暂缓了泰金新能的审核,并要求公司结合报告期收入确认政策执行情况,订单签订、发货及验收情况,经营现金流等,进一步论证公司业绩是否存在大幅下滑风险,相关风险提示是否充分。

从中不断看出,泰金新能收入确认政策执行情况及未来业绩是否大幅下滑成为上交所发审委关注的重点。

为此,公司又在10月21日发布了相关回复。不过,《财中社》发现,从同行和个别上市公司客户的勾稽关系看,泰金新能过去三年又一期所呈现的持续高成长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未来业绩持续性有待观察。

收入确认是否跨时点成焦点

泰金新能主要从事高端绿色电解铝设备、钛电机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可以提供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和极薄电铜箔的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其主营业务收入分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和金属玻璃封接。

其中,电解成套装备是大头。报告期,公司电解成套装备营收分别为4.63亿元、10.88亿元、14.17亿元和7.49亿元,近两年又一期占比均在65%以上。从其前五大客户来看,主要包含比亚迪(002594)、铜冠铜箔(301217)、海亮股份(002203)、中一科技(301150)、德福科技(301511)、嘉园科技(688388)等客户。报告期,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44.32%、57.19%、47.7%和62.94%。

对于该业务,泰金新能会在完成电解铜箔生产线装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后确认收入。据落实函的回复,公司电解成套装备业务流程是“合同签订-生产制造-发货安装-试运行项目验收”,整个项目以取得客户验收单,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收入确认政策一贯执行,与同行业完全可比公司洪田股份(603800)并无差异。另外,公司是以取得整条产线的验收单作为收入确认具体执行标准。

也就是说,其收入的确认取决于客户开出的验收单,这也会引发存在跨期调节的质疑。据回复函,在行业处于调整时,验收周期延长,在行业复苏上行时,验收周期会加快。无论市场行情好还是坏,公司电解成套装备业务的收入确认政策都是一贯执行,不存在通过收入确认时点来调节收入的情况。

不过,泰金新能的持续高成长却与同行的业绩高波动差别较大。上市公司洪田股份控股子公司洪田科技是公司在电解成套设备的竞争对手,2022-2025年上半年,洪田科技营收分别为7.46亿元、11.39亿元、8.91亿元和1.5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2.57亿元、1.67亿元和-0.19亿元,其2025年上半年的亏损较2024年同期的0.89亿元差别较大。

设备行业具有定制化高的特点,下游客户会预付一定的款项,泰金新能也是如此。报告期末,公司合同负债金额分别为15.7亿元、23.83亿元、14.65亿元和10.02亿元。一般而言,这部分款项会体现在客户的预付款、在建工程或者其他非流动资产(预付设备款中)。

从泰金新能看,其客户诸如比亚迪、海亮股份,业务规模较大,无法从其相关会计科目得到印证。不过,其2025年上半年的第二大客户铜冠铜箔的相关会计科目,与其高预收款却存在反差。

2025年上半年,泰金新能对铜冠铜箔确认的销售收入为1.67亿元,占比为14.35%,主要销售产品为阴极辊、生箔一体机、高效溶铜罐、铜箔钛阳极及其他。理论上讲,铜冠铜箔会支付一定的预付款。不过,截至2024年底,铜冠铜箔预付款为417万元、在建工程为574万元、其他非流动资产(预付设备款)约为4万元。这与泰金新能确认1.67亿元的设备销售收入存在反差。

业绩大幅下滑风险亦受关注

泰金新能的下游铜箔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中国锂电铜箔产能由2022年的67 万吨/年增长至2024年的130万吨/年,随着行业供给的快速增加,锂电铜箔行业竞争加剧,2024年以来下游铜箔上市公司出现亏损,锂电铜箔企业扩产速度放缓,锂电铜箔行业进入“市场向头部集中、落后产能出清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周期性调整阶段。2025年,随着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的发展,对高端电子电路铜箔(RTF、HVLP 和载体铜箔)的需求显著增加。

这直接反映在订单波动上。据招股书(上会稿),公司电解成套装备新签订单(不含税)分别为26.3亿元、16.9亿元、1.56亿元和8.61亿元。

据回复函,受益于下游PCB和锂电池需求的增长,泰金新能2025年电解铜装备订单显著增加,预计全年新签电解铜装备订单(含税)12.91亿元。不过,这与景气高点的2022年及2023年仍有一定的差距。

这也引发了上交所审核委的关注,要求公司论证是否存在业绩大幅下滑风险。为回应此疑问,泰金新能在最新的回复函中对2025-2026年经营指标进行了预测。

公司预计,2025-2026年预计营收分别为23.77亿元和20.15亿元,其中2025年营收较2024年增长8.34%,预计2026年营收较2025年减少15.23%。

此外,公司预计,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亿元、1.75亿元,预计2025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0.72%,预计2026年较上年减少13.74%,公司不存在业绩大幅下降的情形。

不过,其直接竞争对手洪田股份更糟糕。对于2025年上半年营收大幅下降,洪田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环境和下游市场去库存周期影响,公司新增电解铜箔设备订单减少,部分客户提货意愿不高导致公司收入确认金额下降。

泰金新能表示,如果未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相关行业发展不及预期,锂电池的需求增长可能放缓甚至下滑,或是AI、机器人、高速通信、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的需求不及预期,以上行业发展因素导致锂电铜箔或电子电路铜箔的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甚至下滑,各铜箔厂商周期性放缓投资进度或开机投产计划,导致公司获取订单金额、发货金额下滑或验收不及时,进而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