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清空

​ 从“双标门”到“千禾0”:零添加酱油的罗生门

 财中社 赵薇  2025-03-24 15:15  1.3w阅读

2018年9月,千禾味业申请并成功注册了多个与“千禾零”“千禾零加”“千禾0”“千禾0+”“千禾零零”相关的商标。同年12月,千禾味业试图申请“千禾零添加”“千禾零添佳”等商标均未通过。

当海天味业(603288)深陷食品添加剂“双标门”风波时,千禾味业(603027)迅速上位,凭借“0添加”概念抢占市场。然而好景不长,千禾味业同样在“0添加”问题上跌了跟头。

如今“千禾0添加”本身成了争议焦点,消费者质疑其宣传是否涉嫌误导。3月24日,千禾味业回应称,“‘千禾0’是注册商标,并非‘零添加’的字面含义。”且抽检的所有“千禾0”产品未检出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三氯蔗糖、安赛蜜等食品添加剂含量。

“千禾0添加”争议发酵:“千禾0”还是“0添加”?

3月20日,千禾味业旗下“千禾0”系列酱油并非添加剂的“0添加”而是“千禾0”的添加,引发舆情争议。第三方检测机构对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进行测评,结果显示12款检出镉元素、7款检出砷。千禾味业同日解释,“零添加”酱油确实0添加,检测出的镉、砷重金属元素实际来自黄豆等农作物土壤污染,检测报告污染物含量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事实上,围绕“千禾0”商标的争议并非首次出现,早在2024年7月,千禾味业的“千禾0”就遭消费者投诉。

2018年9月份,千禾味业申请并成功注册了多个与“千禾零”“千禾零加”“千禾0”“千禾0+”“千禾零零”相关的商标;同年12月,千禾味业试图申请“千禾零添加”“千禾零添佳”等商标均未通过。

为何消费者对“0添加”如此敏感?因为“0添加”本就没有标准,到底不添加防腐剂,还是无糖无盐,0添加“乱象“触动消费者的敏感地带。千禾味业在年报中披露,公司的零添加系列酱油定义是“不添加着色剂、增鲜剂、防腐剂”。换句话说,千禾味业的“千禾0”只保证没有以上几种添加剂。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以当前的食品工业研发和生产技术来看,“零添加”不可能完全做到,如何界定“零添加”概念需要进一步观察。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千禾0添加

《财中社》发现,靠食品添加剂起家的千禾味业,通过“0添加”打了个翻身仗。千禾味业曾依靠食品添加剂起家,主营“焦糖色”等食品添加剂,也就是为酱油行业提供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后续在推出“零添加”酱油产品后,逐渐收缩其食用冰醋酸等食品添加剂主业。

2022年上半年,千禾味业营收10.1亿元,而第二年的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5.3亿元,同比增长50.9%。

单看核心主业酱油业务,2023上半年该业务实现营收9.67亿元,同比增长60%,这主要由于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在“零添加”上惨遭滑铁卢。

海天味业陷添加剂“双标”,“酱油第二”千禾味业逆风翻盘。2022年10月,海天味业被爆国内旗下酱油勾兑“食品添加剂”,而日本、加拿大等地销售的酱油产品均未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内外添加剂使用不同,令海天味业陷入“双标门”舆论风波。尽管海天味业多次澄清称海天所有产品都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标识均符合中国食品相关标准法规要求,但‘双标’印象已在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

相反产品包装上贴有“千禾0添加”的千禾味业,成为部分消费者抛弃海天味业后“健康”的代名词。

0添加系列为千禾味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且占比持续提升。中信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公司酱油、醋、料酒中零添加系列产品分别占比为52%、84%和74%。对于核心产品酱油,在外埠市场和电商渠道,公司仅售卖零添加、有机和高鲜酱油,不断夯实高端品牌形象;在大本营西部市场,公司高中低全产品布局。

随着公司近年来零添加形象不断强化,同样主打零添加的第二、第三大品类食醋和料酒业务亦实现较快增长。

但千禾味业在2023年经历大幅增长后,2024年的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略微下降1.9%,而归母净利润缩水9.2%。

《财中社》注意到,行业产量也在下滑。中国酱油产量从2016年开始连续3年下滑,产量从2015年的1011.9万吨到2018年的575.6万吨,几乎腰斩。尽管2019年后有所回升,但始终未能恢复到巅峰时期。

行业竞争加剧让千禾味业“0添加”受到挑战。海天味业在2018年同样推出“0添加”产品,且推出新品SKU远多于千禾味业,而厨邦、李锦记等品牌同样进攻零添加市场。在竞争对手围攻下,千禾味业的市场份额在2023年经历飞涨后,2024年开始下滑。

而千禾味业也并未放弃经营食品添加剂业务。在2024半年报中,千禾味业披露,旗下有千禾、金山寺两大调味品品牌和恒泰食品添加剂品牌。其中食品添加剂业务上半年营收突破1亿元,实现净利润超千万元。

重要提示: 本文著作权归财中社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editor@caizhongshe.cn。

长按保存图片

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